科举荣耀,化学强国(313)
文靖安那些学生已经让马车停在了半路,好在这些富哥们都会骑马,他们便留下马车和车夫,各自骑马跟在文靖安后边。
于是他们开始攀爬一座高山,越过山脚花草地,山腰林木茂密,继续上行,众人开始听闻隐约的水声,前边那些工部的官员便循着水声领路,走着走着,连马儿都开始吃力,幸而前面有人喊道:“差不多了,就到山顶了。”
很快,随着海拔升高,道路两边的植物开始减少,树木的高度也逐渐变矮,密度也变得稀疏,由于山顶常年风急天高,环境恶劣,树木不易生长,反而使得山顶相对空旷平坦,只长了一些矮草和灌木,文靖安等人登临山顶,瞬间获得万里晴空,凉风扑面,清爽无比。
往山顶的另一边走过去,前边就是极目千里,一览无余的广阔地形。
众人终于知晓原先听闻的水声来自哪里,他们脚下就是烟波浩渺的大淮河,文靖安眼前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地理形态,他们这边是一排石山,石山这一侧是淮河的一岸,淮河另一岸是一片沃野千里的平原,平原上的村落民居依稀可见,牛羊似蚂蚁大小在田间地头一动不动。
而在他们的左后方,回望群山,穿透一片片的雾霭流岚,可以隐约看到京城东边的城墙和部分区域,雄阔壮大。
严素光办事从不拖泥带水,待众人都在山顶聚集之后,工部的几个官员不敢怠慢,从背篓取出各种工具,其中有两个拉开一卷地图,赫然就是他们绘制的附近的地形图。
为首的那个过来向严素光和文靖安请示道:“两位大人,属下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为两位大人讲解。”
严素光点了点头,文靖安让卢玉邻和其他学生都围过来,众人仔细听讲。
原来,他们脚下这座山是一处“终点”,再往前走就忽然断了,山脚下直接降低成一片略高于淮河河面的平地,那片平地沿着淮河边缘形成一片狭长的小平原,一直往前延伸,看不到尽头。
工部的官员详细说明:“我们问过对岸的村民,也下去实地勘验过,即便是洪灾泛滥的年份,淮河水也涨不到上面来,不需要担心被大水淹没;它的地面不是石头,而是一层寻常的软土,周边有不少成材的树木,可直接砍伐以作建造房舍之用。”
其实刚才从山顶俯瞰的时候文靖安就知道这是一处难得的好地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片平地水路是方便了,陆路却被堵死了,因为它三面环山,以后人来人往、货物进出只能走前面的水路,他把这个问题指了出来,工部的那个首领欣慰笑道:
“文探花果然是心思细腻之人,眼光独到!”
他倒不是阿谀奉承,起初找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问题他也考虑到了,他原本是打算放弃这个地方另选他处的,但实地考察之后他认为这个难处完全可以解决。
“文探花、严大人,你们请看——”
他指着左前方两座山之间的连接处,也就是一处山坳,信心满满道:“那个地方可以开辟一条道路,只需要把那里的树木都砍掉,稍微动用一些人力找平地面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且最妙的是,后边不出十里就是朝廷的官道,可以直接通向京城东大门!”
文靖安一时心动,严素光比他更会听官员的言语,问道:“要是让你去修那条路,你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
这位官员刚才回答的是“一些人力”,现在严素光要他明确表态。
他想了想,回道:“给我一百民夫,十天之内保准道路可成,前提是得保证民夫的工钱和伙食,严公子应该明白属下的意思。”
他的意思是不能克扣民夫的工钱和口粮,他在工部任职多年,见惯了里边的各种门道,一旦克扣钱粮,工程进度就会放缓,官员想要从中捞好处,民夫们也不是傻子,那样的后果就会导致消极怠工。
严素光一听便知他的言外之意,当即答道:“好,明天我给你答复。”
那位官员拱了拱手,严素光问文靖安:“你觉得如何?”
文靖安道:“我不反对。不过一旦选定这里,后面想要再改就来不及了,我说得重一点,这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花的是大盛百姓的民脂民膏,我不敢贸然决定,我得亲自下去看过,亲自将那条路走过之后才能和你们继续讨论。”
听文靖安这么说,那些官员和文靖安那九个学生皆肃然,严素光倒是习以为常,仿佛了解文靖安这份谨慎,连怎么下去都帮文靖安想好了,说道:“那正好,我们就不用原路返回了,下了山到下面的村庄借船走淮河水道,然后上岸穿越那片平地,从那两座山之间的低平处继续往北走,直到找到那条官道,最后从东门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