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荣耀,化学强国(196)
那么郤犫之死大概率就是他犯了儒家这五常忌讳,要么他不讲仁义,要么失礼失智失信。
想到这点,文靖安福至心灵,感觉自己跟答案已经很近了!
他现在就算是写五张纸条抓阄,也有五分之一蒙对的机会,笔答题变成了选择题!
但还不够,还要深入分析。
首先排除仁义,兵者国之大事,晋国派人出去借兵求援,关系自家生死存亡,国君和朝臣肯定不会派个不仁不义的东西出去,而且在晋国这边来看,派出去借兵的大臣脑子也要灵光,智商这方面要过得去,弱智别想来了,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辨别是非是需要智慧的。
那就只剩下礼和信。
诚信这个主题相当具备吸引力,文靖安都蠢蠢欲动了,可又想到,郤犫如果是因为失信而死,那也应该是在借到兵马之后因为拒绝实现承诺被杀了,现在他没借到兵,而且晋国既然都知道不派不仁不义的东西出去了,那也不应该派一个失信之人去借兵,这人名声一定要好才能得到鲁国君臣认可。
如此,只剩下失礼这一项。
文靖安读过史书,春秋时晋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大国向小国借兵就像有钱人向穷人借钱,一般来说,我们(穷人)跟别人借钱都是好声好气甚至低三下四的,关键时刻认孙子也行,但晋国这种大国不同,就算是借钱,他派出去的使臣也要高人一等保持所谓的体面。
文靖安脑补那个郤犫到了鲁国朝堂应该是这么说的:“你们借不借?不借就弄你!”
在孔子的眼里,春秋礼崩乐坏,他作为鲁国人,于公于私都看不起郤犫这类自以为是不讲礼数之流,左丘明是孔子的知音,他写《左传》注释孔子的《春秋》,两人一定心意相通。
故此,郤犫的灭亡是因为他这人太狂了,自恃大国之臣而不讲礼节!
想到这一层,文靖安豁然开朗,有种冲出迷障的惊喜,这一刻,仿佛他与考官也成了知音!
关键是想到礼节这一层之后,他陡然记起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
将事不敬!
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
左丘明后面的注释他背不出来,但“不敬”这两个字已然足够,直接印证了他前面全部的猜想!
至此,他正式把第五道题的主题定为“礼仪”二字!
如获至宝,他把礼仪两个字圈出来,压住内心激动,将剩下的空白草稿纸都取出来,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他和陈崇章、林宁宴等人的必练题,他也不用打腹稿,直接动笔。
被堵住太久的地方一旦通畅了,那就有种所向披靡的畅快感。
他原本想到的是中午十二时开始选题动笔,如今到了中午十二时,他已经把最后一篇的答案全部誊抄到了答题卷上,不过写到这时他早已经冷静下来了,放下笔,回过头,将全部五篇文章都仔细检查一遍。
到了下午一时,明远楼那边钟声再次响起,监考官如期进入考舍接受考生交卷。
这一次,文靖安带着考卷和草稿纸跟了上去。
第99章 完成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交卷也是原先的那套流程,受卷官核对、弥封官糊名、书吏发放“准出”竹牌。
文靖安回到考舍收拾东西,路上特意瞧了一眼,发现其他考舍基本都坐着人,这个点能交卷的考生仍是比较少的,那就意味着很多考生都被难住了。
文靖安自己是轻松了,但他心里还是没有完全放松,他在想陈崇章的情况。
出于对陈崇章的了解,第一场文靖安知道陈崇章没问题,这一场可就难说了。
不过这里是考场,他多想也没用,只求陈崇章能顺利渡过这一关,他迅速收拾好了考篮,从甬道走到主干道,往大门方向走去,和前面已经交卷的考生一起排队等候贡院开门。
贡院上午是两个小时开一次门,过了中午十二时之后就变成了半个时辰开一次门,文靖安也不用多等,下午一点贡院大门再次打开,在考官的监视下,胥吏维持秩序,将考生一个个放离考场。
文靖安出了大门,果然看见文妙安在老地方等他,这次文妙安就没有站在石狮子上打招呼了,而是背靠石狮子蹲在地上,一边数蚂蚁一边百无聊赖地等,文靖安走近时她才有所警觉,抬起头看见是文靖安,瞬间喜笑颜开,跳起来说道:“小哥哥,你出来啦。”
文靖安:“嗯,这次的题目不一样,多花了些时间。”
文妙安:“我就知道!第一次开门的时候根本没人出来,后面几次开门也没几个人。”
文靖安:“你一大早就来了?那你等很久了,饿么?我先带你去吃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