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荣耀,化学强国(188)
第一道是“大题”,也就是正常题目,从四书里边引用原句或者原段作为题目,出题者不作任何更改。
第一道大题是: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这是《孟子》中的原文,出自齐桓晋文之事,一字不改。
这种题目对能够走到乡试这一步的考生来说基本没人会偏题,四书和朱熹的集注都被他们读烂了,以朱熹对这段话的解释为中心思想点写一篇八股文就不会有跑题,决出优劣的关键就在文采、文风上面了。
那么第二、第三道题便从题目上也体现出了难度。
这两道题都是小题,也就是传闻中的截搭题,由易到难,第二道是“有情搭”,第三道是“无情搭”。
第二道题目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两句话都是出自《论语》述而篇,都是孔子说的,但原本并不连在一起。
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
可见考官是在同一篇章中将两句不同段落的话搭在了一起,且前后顺序还做了改变。
由于这两句话出自同一篇章同一人之口,只要能背诵《论语》且理解其意义,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就能理解它的意思。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的,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那么联合原文就可以有如下理解: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的,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地学习,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第三道无情搭就真的很无情,文靖安看了好半天才弄懂什么意思。
题目是: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辟如行远必自迩。
前半句出自《大学》,后半句出自《中庸》,两本书的句子搭在一起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截搭范畴,一般的无情搭都是出自同一本书的隔章搭或者同章断句搭,比较容易找到出处,这道题强行将《大学》、《中庸》的句子搭在一起,确实为难考生。
所幸考官心里还算有数,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很无情,因此在题干里留了一点“情面”,考生只要找到这两句话的出处,然后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搭在一起还是有一定关联性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比如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
联系《四书章句集注》对这两句话所在的原文的注解,那么考官的出题意图就显现出来了。
文靖安的理解是我们要学习圣人的学习方法 ,由近到远,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致知”的目的。
将这三道题目放在一起看至少可以发现两点意义。
第一,题目由浅入深,有大题,有小题,大题相对简单,小题越来越难。
第二,三道题目都涉及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边的内容,没有顾此失彼。
三道题目分析完,文靖安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至于文章写成什么样,那就看自己之前下的苦功和这次的临场发挥了。
于是由易入难,先解决第一道大题,铺开草稿纸,研墨提笔,一番思索之后开始动笔。
整个贡院上万人陷入一种绝对的静谧之中,上万考生将总计十几万年的苦读和心血诉诸笔墨,倾洒于字文之间,最终写完的那十来页纸张便决定了上万人的前途,然而谁都知道,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
既残酷,又现实。
偏它拥有无穷尽的吸引力,让人前赴后继,乐此不彼。
第95章 乡试 朗朗上口毫无滞塞
第一篇八股文写得颇为顺利,一个时辰后,文靖安将草稿上的初稿默读、删减然后精修,自己再读了两遍,确实朗朗上口、毫无滞塞,检查没有错别字之后,这才用馆阁体将终稿一字一句誊抄到答题纸上。
这一番细心誊抄又花了半个时辰,林林总总算下来,第一道题完成花了三个小时。
这时已经过了巳时(9:00),他将答题卷展开放到桌面左上角,让墨痕自然晾干,他也不耽误时间,喝了口水稍作休整,继续铺开草稿纸,提笔构思第二道题。
第二、第三道难度依次递进,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不能做到“微言大义”,因此定下的策略是尽量将文章长度拉长以充实内容,当然拉长不是水字数,也是要言之有物的。如此,第二篇八股初稿完成到完整誊抄到答卷纸上,明远楼那边已经是敲响未正(14:00)的钟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