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装大佬对象的我弯了(23)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袁贤弟,你知道红墙兵变吗?”刘轩向袁素问讨教。
之所以叫袁素问贤弟,完全是袁素问自己要求的。
他说称呼全名太生疏无礼了。
他们一个是袁啸之的侄子,一个是袁啸之的爱将,完全可以以兄弟相称。
所以刘轩只好喊他贤弟,袁素问就喊他兄长咯。
没办法,他这是入乡随俗。
而且,他在原主的记忆里搜寻了一番,没找到关于这件事的任何记忆。
但是袁素问显然知道此事,脸色微变,“你问这事做什么?”
“你知道?我只是觉得可能此事与袁将军被下狱的有关!”
他们这时依旧在山里行走,周围看不到一个人。
但是袁素问还是压低了声音,“这件事情,天子讳莫如深,你最好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这四个字!”
“这么严重,提都不可以提?”刘轩更好奇了。
“曾经参与过这件事的人,都死了!我也是听袁伯父说起过一次,但是他知道的也不多,并且一再叮嘱我不可以在外人面前谈论此事。”
“那你就说说你知道的吧,这里又没有外人。”刘轩向他凑近了。
袁素问低垂眼睑,“袁伯父时常教导我一句话,我今天也把这话说给你听。兄长,独处守住心,群处守住嘴,才不会引火上身,招致危险。”
“我知道。”刘轩知道他说这话是在替自己着想。
袁素问这才缓缓说起那桩所有人都三缄其口的旧事。
“红墙兵变,那是当今天子最不想人知道的事情,但事实上,所有人知道,他是谋逆罪臣,他的皇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
用一句概括就是,当今天子谋权篡位!
所以他不想人提起这件事情,不想被世人指责他是个弑兄的罪人!
那时候的天子,还只是平阳王。
他的王妃(已经是前皇后了)是大将军赵质的妹妹,在知道皇帝已经立下传位太子的诏书后,他决心联合赵质谋反。
他用金钱买通外族戎奴和女骨部的重臣,让他们假意进攻北疆边关重镇。
再劝谏先皇燕灵帝派遣赵质统率十万大军北上御敌。
大军到达红墙这个地方,平阳王就与赵质联合发动政变,调头袭击京师。
京师守卫空虚,守将又早被平阳王收买,直接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入内。
太子被逼自尽,先皇被迫禅位,两年后死在慈恩寺。
而这些协助平阳王登上皇位的功臣,最终也一个个被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了。
刘轩不得不感慨,历史的轮回就是个圆,总是惊人的相似。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像是赵质这类人,功成了不知道身退,那可不就凉凉了嘛?
像平阳王这类人,上位了不知道见好就收,指不定哪天就被推翻了。
他是谋反上的位,自然最担心别人谋他的反,篡他的位。
所以才重文轻武,夺了袁啸之的兵权。
一想到袁啸之率领五万兵马出征青州,就担心他会不会转过来也攻打京师。
萧平益一挑拨,天子那根敏感的神经就开始衰弱。
不行,袁啸之要造反!
给朕把他抓起来,把袁家的人全都抓起来!
处死!
立即处死!
斩立决!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谁都不能从朕手里夺走!
仪鸾司就是替天子做这些事的人,跳过了刑部,跳过了审讯。
没有听袁啸之一句辩解。
袁家,被灭门了!
除了袁家,肯定还有前太子的旧部在暗中策划谋反!
找出来,全部杀掉!
朕要把他们全部杀掉!
朕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朕没有谋反,没有弑兄!
朕只是想做一名仁君,朕做这一切,都是你们逼的!
一时间,朝廷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仪鸾司的死亡名单越写越长……
只要跟前太子共事过的臣子,不管功劳有多高,不管名望有多大,通通抓走,杀掉!
这些事情,都是青衣告诉刘轩他们的。
是袁素问联系上的她。
她从京师城出来客栈找他们,把这几日发生的大事全部告诉他们。
至于怎么联系的……在京师西门城墙那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狗洞。
据袁素问说,他们小的时候,经常爬狗洞出来玩。
袁素问将信物放在那里,青衣猜测他们会回来京师,一直有盯着,所以看到信物后立刻出城来找他们。
“仪鸾司这几日很忙,义父都顾不上责问我刺杀失败一事。他已经派出另外的杀手前去杀你。刘轩,你要小心,千万不要再露面了。仪鸾司的人无处不在,一旦被他们盯上,你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