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462)

作者:乔一水 阅读记录

当然了,前提是种植药材的地方不能占用耕地。

摄政王沈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同意。

这些大臣都同意了,沈哲觉得很好,也一锤定音。

随后朝廷颁布了一项法令。

凡南梁国在职官员,无论品阶,但凡有出入赌坊青楼者,革去功名,永不录用。

这可是一个很严厉的规定了。

其实在最早也有这方面的规定。

不过执行力度不大,那一条规定形同虚设。

但这一次所有官员都看出了朝廷的决心。

因为总有那些什么都不怕以身试法的人。

所以真的就被革去了功名,并且昭告天下永不录用。

也就是说,哪怕你是个状元郎,但是你犯了上面的条例,也会将你的功名一撸到底。

你就会变成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这对于一个有功名在身的官员来讲,那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甚至是比杀了他们都要严重。

读书人历来注重名声,这个惩罚不但让他们失去一切,最重要的还是没了脸面。

这以后就算夹起尾巴做人都不成的。

所以在目前这个严厉的阶段,还真就没有官员再敢以身试法去了。

就算是镜山王整治了自己的产业,可也不得不说,南梁国大部分的赌坊和青楼依然是他家开的。

所以有没有官员到那里去,他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

举报起来毫不手软。

当然了,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镜山王其实也是被逼的,他哪里知道朝廷的信息那么及时。

就好像有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南梁国的上空,他们所有人都是网中之鱼。

不能说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但也差不多了。

就连他都不知道,在他的赌坊青楼里,哪一个人是朝廷的眼线。

在被警告了两次之后,现在已经担任农工司大司官的镜山王,再也不会存侥幸心理。

本来在他心里,是真的没有将这项规定当回事儿。

倒并不是为了赚官员这几个银子,就说这男人当了官之后,没有谁会守着原配妻子过一辈子,后院的女人也不会只有一个。

就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后院有过多少女人。

反正挺多,有的睡了一次转过头他就忘了。

可现在是真的不成了。

第357章 天上掉馅饼

没有这些官员,他的生意的确受了影响,但他没有在意,毕竟看朝廷的形势,虽然说不能让他的赌坊和青楼彻底消失,但肯定会被摄政王划分在一个允许的范围之内。

所以他对于新官职真的是非常上心,有的时候甚至不惜自掏腰包。

他的确有银子,这么折腾,那府里的钱财也不过是一少部分而已。

但他却又名利双收了。

不靠着免死金牌,他镜山王在朝堂之上,腰板也站得溜直。

所以镜山王现在的心情很是微妙。

南梁国现在前所未有的朝纲清明。

就算是夏云桐也能感受到。

今年虽然有的地方受了灾,但整体来讲是一个丰收年。

尤其是玉米马铃薯已经在小范围的区域开始推广。

比如江北一带,现在基本上按照朝廷的规划,种了这两种新型的作物。

一开始有的老百姓是不想种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担心种下去之后到秋天颗粒无收,他们会被饿死。

但是却没有想到,紧接着朝廷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

对于主动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的农户给予补贴。

首先种子免费提供,如果到秋天真的颗粒无收,朝廷会给予他们这片土地往年应得的收成补偿。

这项政令颁布出去之后,主动种植这两样新型农作物的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甚至种子都不够用了。

然后朝廷主要寻找那些土地质量好的,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

当然了,这里也包括富人权贵们名下的庄子。

不论贫富,待遇都是一样的。

朝廷还派专门人去指导。

秋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大丰收。

就这一样,今年南梁国的粮食储备可以说是过去三年总和。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再过三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简直不敢想像。

至于这两样东西怎么吃,夏云桐的庄子是最先做的示范。

推广开来之后,就被聪明的人给衍生出很多样。

尤其是马铃薯,最受欢迎。

当然了,这两样最基本的功能,还是填饱肚子。

不管怎么说,现在饿死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夏云桐名下也有庄子,今年自然是丰收了。

她试验种植的药材有的是两年生,有的是当年就能收获。

而两年生的长势不错,再过两个月,也就是落雪之前就可以收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