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236)

作者:金谷飘香 阅读记录

田大壮在供销社,常年赶着驴车收货、送货,东奔西跑。

他平日里顾不上回家,赶在夏收放麦假,才回来帮几天忙。

供销社有一个大院子,职工们都住在后院。一开始是自备干粮,凑在一起开伙。五八年那会儿,兴起了公社食堂,就跟着吃起来。粮食是从各村调拨的,算是公家的,伙食也比村办食堂好一些。

这也是社员们的口粮被压缩的原因之一。都弄到公社去了,养活了一大堆脱产的。

农业政策调整之后,除了农业税,公社不能随便从生产队调拨粮食、油料等物资。像他们这种没粮本的,得自个儿带粮食。好在挣了一份工资,不愁买不到吃的。

像田大壮这样半脱产的,镇子上有不少。

田大顺在加工厂,效益好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赶在淡季,就三天两头放假。田大顺也没粮本,跟大壮一样自带干粮。镇子上有磨坊,是发电机带动的,比驴子拉磨快多了。

村里出去工作的,有二三十位。精简过后,大都回村务农了,只剩下七八个,田家兄弟就成了羡慕的对象。

许凤莲和吕秀蓉管着钱,舍不得花。

许凤莲家人口多,不得不精打细算。她考虑着分家,让娃娃们单过。不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净磨嘴。

而吕秀蓉想着翻盖房子,给杠子娶媳妇儿。杠子参军一年多了,若是提不了干,早晚要回来。甭管安排在哪里,都得娶媳妇不是?

农村有了变化,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田大旺和孙梅英照例往老家汇钱。

田老汉这边一个月十五块,逢年过节再多汇一点。孙有良那边也是十五块,这是田大旺提议的,说一碗水端平。孙梅英自然乐意,还给家里写信,把大旺夸了一通。

田大旺去分局之后,升到了处级,工资也调了一级,一个月拿138块。孙梅英的工资也长到了四十五块,再加上一些补贴,能拿到五十多块。

田大旺一直想买块手表给梅英,可孙梅英舍不得,说:“手表那么贵,再等等”。这一等就是好几年,赶上困难时期,就更舍不得了。

“大旺,咱把钱都用在吃的上面……”

对田大旺和孙梅英来说,把娃娃们抚养长大,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

夏收过后,粮油供应进一步缓解。

市面上能见到鸡蛋了,排队才能买到。

粮店里专门发了鸡蛋票,定量供应。孙梅英家的粮本上有四口人,可以领两斤鸡蛋。她和大旺舍不得吃,都留给娃娃们。

可两斤鸡蛋,很快就吃光了。

为了改善生活,田大旺把目光投向了农村集贸市场。

沪上周边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农副产品也很丰富。按照现有的政策,供销社负责统购、统销,商业部门负责供应,可两家单位那里吃得下那么大的市场?社员们也想弄点零花钱,就把自家养的小鸡小鸭拿出来,农贸市场自然红火起来。

田大旺安排后勤科去一趟郊区,采购一些家禽、鸡蛋。价格虽然贵得多,可总比没有强吧?

学校食堂也改善了。

米饭打得多了,炒菜也能见到油花花了。

田小苗很开心。

困难虽然有,可终于挺过来了,一切都将恢复正常。

星期天回家,田小苗督促着一家人学习。

“爹,不能再偷懒了,争取今年把高中文凭拿下来!”

“娘,您也要加油啊,赶紧拿个毕业证!”

田大旺和孙梅英相互瞅瞅,直冒虚汗。

不是不努力,而是工作太忙给耽误了。再加上小苗上学走了,没人辅导,进度就拉下了。寒假里突击了一把,可小苗一开学,又落后了。

“小苗,爹跟你娘这就去补习……”

田大旺和孙梅英做了保证,要去夜校继续上课。

五一和三子也缩着脑袋。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姐姐正盯着呢。考得不好,是要罚站的。

这是田小苗想出来的办法。

在客厅一角,用粉笔画一个圆圈,犯错误了,就站在圈圈里,不准出来。时间到了,反省好了,才能恢复自由。

这个过程很枯燥,不准说话,不准笑,盯着墙壁,自我反省。五一和三子一开始满不在乎,可真要罚站了,才意识到自由的可贵。

*

日子一晃而过。

到了七月,一年一度的高考照常进行。

理科一共七门,连考三天。

何有才发挥得不错。

考试结束那天,他在校园里走了走,希望能碰到田小苗。可逛了一圈,都没见着人影。他有些惆怅,期望一下落了空。可想着要报考复旦,跟小苗做校友,又开心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