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215)

作者:金谷飘香 阅读记录

田小苗一向自己拿主意,这一回却犹豫了。

国家需要工程师,对理工科很重视,前途一片光明。可要想当工程师,就得学好数理化,现在的高考是百分制,物理、化学都是一百分,这两门功课拖后腿咋办?

思来想去,田小苗打算稳妥一点。

她要转到文科去,即便冒着风险,也要发挥自己的专长。

田小苗跟爹娘一说,田大旺和孙梅英对这个不懂,没法做参考。

“小苗,你想转就转吧。”

赶在放假前,田小苗跟班主任提了申请。

班主任不赞同,说:“田小苗,你理科成绩不错,干嘛要学文科?”

言外之意,只有成绩不好的才学文科。

田小苗心说,学得有多吃力,自己明白。况且,她想继续深造,硬撑着实在难受。

田小苗还是递交了申请。

高二分班,盛爱龄选了文科。听到田小苗要转过来,开心得不得了。

“小苗,费那个脑子做什么?学学外语不好吗?”

田小苗心说,她的英语水平很高,想学点新知识。

现在流行学俄语,很多资料都是俄文版的,工厂里也有不少苏联专家,配着翻译,卷着舌头说俄语。可过不了几年,就闹翻了,只能作为备选。

寒假开学,田小苗转到了文科班。

这么一折腾,她的自信心受了打击。后世学得再好,不代表这一世能偷懒,她的神童光环消退了,跟普通人一样了。

去了文科班,轻松了不少。

田小苗得心应手,时间也充裕了。

她找了一些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看起来。这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她想即便学文科,也决不碰历史和中文,就研究一下经贸好了。

或者,学几门外语,发挥一下专长。看看国家领导人懂好几门外语,风度翩翩的,在外交场合叱咤风云,令人神往。

在忙碌的学习中,田小苗迎来了十五岁生日。

她照照镜子,红光满面,气色很好。再贴着门框,量量个子,一米六六了,看来五一没把她压垮。当然,主要还是吃的好,一到星期天家里就改善生活,单位里也发副食品,时不时地弄块猪肉掂回来。

可明年就没这么好过了,别说吃肉,就是闻个油腥气都很难。想着明年要参加高考,得把营养问题解决了。

沪上人口多,粮油副食品供应紧张,要凭票购买。

人民公社化后,农民进城卖东西的少了,得去国营副食品商店。家里五口人,按月领一沓子票券,包括油票、肉票、鸡蛋票、家禽票、糖票等等。孙梅英所在的粮店,也设了副食品专柜,买东西相对方便,但数量有限。

田小苗专门考察了一下,发现一些食品不用券就可以买。

像水果罐头、肉罐头、糕点、饼干、肉松等,只要不是平价供应的,价格要贵出去一半,就不用票券。还有海带、虾皮、黄酒等等,也可以直接购买。

田小苗把所有不要劵的东西列了一个清单,交给孙梅英。

“娘,多买一些,按照生产日期轮换着吃……”

“小苗,马上天热了,买多了不好保存……”

“娘,买东西要趁早……”

田小苗心知,现在还好,想买就能买到,不过是多花一点钱。到了年底就不好说了,货架上空空的,拿着钱和副食品票券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明年就更困难了,粮食定量降低了,副食品什么的更是短缺。

这是一道难关,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按照现在的定量标准,家里粮食够吃,还有结余。小苗上中学,口粮长到了二十六斤,跟孙梅英一样。五一八岁了,口粮长到了十八斤。三子五岁,口粮十四斤。本地粮票节省下来,就想办法换成全国粮票。这个很难换,田大旺出差时才能换上几斤。

储备的事儿,孙梅英跟孙玉华提了一句,没敢说太多。孙玉华有两个小娃娃,营养很重要。柳进军在军校学习,顾不上家里。

田大旺趁着出差,跟柳进原说了几句。

部队上是定量供应,按照柳进原的级别不缺吃的。可冬子和梅子正长身体,小梅一岁多点,多准备一些准没错。

柳进原听了,面色凝重。

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写了一份报告,希望国家多进口一些粮食。写这个是冒风险的,按照去年的丰收景象是不缺粮食的,贸然提出来就像泼冷水。可实际情况呢?人口不断增长,增收的粮食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缺口是难免的。若是遇到灾害天气,会更紧张。

未雨绸缪,考虑问题要全面一些。

柳进原递交了报告,希望能引起重视。田大旺回到沪上,也找到赵景坤,问问外贸部门是不是能从国际市场上多买一些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