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137)

作者:金谷飘香 阅读记录

这是一股力量,压不垮打不倒。

不知不觉,孙梅英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宣传教育的结果,让一个普通女性融入到了时代洪流之中。

*

和平来之不易,一定要保卫好。

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内斗争日趋激烈。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反动派们蠢蠢欲动。据统计,光是潜伏在各地的刮民党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就有一百二十多万,随时准备搞破坏、搞暗害、颠.覆我们的新政权。(注1)

一场全国范围的清理整顿拉开了帷幕。

报纸上、广播里宣传起来,发动群众积极举报。

沪上情况复杂,帮派很多。特务、反动分子混迹其间,伺机而动。(注2)

清理整顿开始了,反动分子惶惶不安。

市民们拍手叫好。

“那些坏分子猖狂得很,现在好了,都抓起来了,再也不用害怕了……”

田小苗看着报纸,回顾着那段历史。

一九五零年,注定不平凡。

如果不采取雷霆之势,扫除.反动.残余势力,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社会稳定了,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才有保障。(注3)

在清理整顿中,徐科长有了意外收获。

有民兵举报,说村民家的小狗从一个院落里扒拉出了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一个铁盒子,里面是一团油布,裹着一把小手.枪和几十发子.弹。

公安人员立马驱车赶过去。

铁盒子是从院子后面的菜地里刨出来的,像是匆忙埋下的。

据调查,这所院子早就租赁出去了,主人是个鱼贩.子,偶尔来这边收鱼。这一阵子,挨家挨户登记核查,鱼贩.子就没再出现。

问起鱼贩.子的体貌特征,有村民说:“那人戴着毡帽,帽檐压得很低,嗓子有点沙哑,像被什么呛住了……”

公安人员一听,就想起了一件事。

搞培训时,徐科长曾拿着一副画像,说了几个外貌特征,让同志们记下来。还特别强调:“只要发现这个人,立马报告。”

公安人员跟徐科长取得了联系。

徐科长立马赶过来,拿着画像让村民们辨认。

“同志,就是这个人。”

徐科长心里一震,老K果然在沪上。

销声匿迹了那么久,原来躲在了乡下。

徐科长让人把空铁箱子包好,埋回原地。

群众发动起来了,没有正当身份做掩护,特务们无处躲藏。这里是老K的一个窝点,风声日紧,没准就会回来躲一躲。

徐科长做了周密部署,民兵队长接下了任务。

“徐同志,您放心,只要特务一露面,就把他抓起来!”

民兵队员都是本地人,在村里巡逻,随时监视着这所院子。

“元旦”那天,天气异常寒冷。

村民们大多窝在家里,避一避风寒。

一位头戴毡帽,身穿黑色棉袄的中年汉子,骑着一辆黄鱼车,晃晃悠悠地进了村子。他到了院门口,警觉时扫了几眼。

没有任何异常。中年汉子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他推着黄鱼车,进了院子。

就在这时,院门“咣当一声”合上了。

“不许动,举起手来!”

几个民兵冲上来,端着枪,对着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反应很快,一个健步攀上墙头。只听“呯呯”两声,土墙被打得冒烟儿,中年汉子从墙头跌落下来。

民兵队长上去一脚,骂道:“狗特务,跑什么跑?浪费老子两颗子.弹!”

中年汉子被绑了起来,嘴里塞着一团碎布。

他瞪着眼睛,怎么都没想到英名一世,会落到几个泥腿子手里?

老K被抓获了,立马押送到了公安局。

徐科长亲自审问。

最初,老K瘸着腿还想挣扎,可徐科长把证据一摆。

一桩桩,一件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K,与人民为敌没有好下场,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老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老K见大势已去,凭一己之力难以回天,不由得泄了气。

“我交代……”老K沙哑着嗓子,耷拉着脑袋。

这几个月,他东躲西藏想撤离,可海外不答应,说任务尚未完成,回来了军法.处置。他咬牙坚持着,可万事不顺。村民们被发动起来了,到处都有眼睛盯着,哪里都不安全。昔日的雄心壮志被磨光了,只想着混日子。

按照老K提供的名单,整个行动组被抓获。

一共十二人,包括刚刚空投过来的谍报人员和一部电台,收获颇丰。

徐科长看着卷宗,沉思良久。

没有群众的支持,很难取得胜利。

张阿坤听到消息,第一件事就是改名。他激动地说:“徐同志,以后就叫我张建设,我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