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番外(104)
这意味着表演即将开始了,李潇潇和莫洁梅不再讨论新训的事情,安静地坐好等开场。
这次内部演出的话剧是《无名英雄》。
之前李潇潇还在医院时,叶老师就经常过来跟她讨论,也把这次上演的话剧剧本给她看过。
当时叶老师拿了不止一个剧本,这部《无名英雄》是其中一个候选。
这些全都是有内部表演过的,也就意味着,观众里有人全都看过。
李潇潇当时想了想,问叶老师哪部是演出最少的,叶老师当时就是指着这部《无名英雄》。
上演的频率也是根据观众的反馈来安排的:叫座的就多安排,不受欢迎的就少安排,甚至不安排。
《无名英雄》自创成以来就演过一次,原因也很简单:场面大,要求演员的也多,演得再好,前排观众多少还能看出点什么,但因为场子大,哪怕有台词,但后面的观众也只觉得一堆人在台上乱哄哄地跑。
尽管这次交流,让叶君婷思路开阔了不少,但这表演毕竟是面向内部,她的选择更加偏向稳妥,希望选择一个平日口碑就比较好的剧本。
她认为,好剧本相当于好底子,加上新的舞台音效,就会锦上添花,这样最后的评价肯定也不会差。
但李潇潇当时跟她说,口碑好的剧本已经演过很多遍了,即使是新兵,都已经看过了,一个角色在上面说第一句台词,下面的观众就已经猜到了下一句。
这剧对观众来说没有新鲜感,观众对这部剧也就没有了期待感。
而看过《无名英雄》的人不多,甚至首演后才入伍的战士,根本不知道有这部剧,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新剧,从新鲜感上来说,这跟《蜕变》是一样的,甚至比《蜕变》更能给观众惊喜。
第一批观众之所以会觉得舞台乱,是因为舞台上人太多,却无法营造画面感。
没有画面感,是因为台上只有对话,闭上眼听音响传来对话,跟睁开眼看着舞台说对白,并没有太大差别。
只要将营救的片段做好切割,营救场景同时上台,但分开展示,用音效和配乐烘托画面,每个展示都有所侧重,就能解决观众觉得乱的问题。
选择《无名英雄》,这是一个冒险的尝试,但李潇潇却说,这是一个挑战和机会,更能体现话剧组的实力。
她将画面切割的方法,以及指出可加音效的地方,还有初步设想了应该可以怎么做音效,叶君婷还在做比对,话剧组的演员们却已经被李潇潇说得心动了,反过来也朝叶君婷争取演《无名英雄》。
从好到更好,不过是同质间的程度变化,但从差到好,则是质的飞跃。
虽然冒险,可一旦成功,获得的口碑自然也比稳妥的剧本更高。
演员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叶君婷原本就还在犹豫,见学生们如此期待,于是也拍板了,就演这部曾经不被看好的《无名英雄》。
观众席上的灯光彻底暗了下来,一名主持人走上舞台开场,请了一位首长上来简单致辞后,主持人引入介绍本期内部表演的剧目,报幕后,台下响起掌声以示欢迎和期待。
掌声渐小,主持人下了舞台,表演正式开始。
这部话剧的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地区发生了地震,百姓生命财产受到了威胁,公安、当地官兵、普通百姓等合力抢救被困人员的故事。
和其他观众一样,李潇潇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因为自己也有份参与指导,所以她比四周其他人都紧张,心中暗暗为演员们加油。
场内只有舞台上亮了灯光,帷幕渐渐拉开,场内就已经想起了接连不断的轰隆声,伴随着一阵沙石撒落的声音,男女老幼惊慌的喊声同时响起!
帷幕还未完全拉开,地震的画面就已经先立了起来了,李潇潇听到四周战士们小声的低叹。
第一幕展现的是百姓们在地震中受伤的场景,几块绘着房屋的布景板被摇晃着,坐在中后排的观众们虽然只能看到大概轮廓,但头顶的音响传来了砖石碎裂和木板折断的声音,加上人声惨叫痛喊,很好低弥补了视觉上的不足,观众们都忍不住屏息凝神。
台上灯光渐暗,声音回归安静,随后一个追光打到一名蜷在一个倒塌房屋背景板的少年身上,少年短衫短裤,手上一片红色,音响忽然里传来一声粘稠的滴答声,打破了安静。
那滴答声仿佛落在了众人心头,让他们心里不由得一紧:那是流血的声音。
焦急的喊声渐渐大了起来,那是少年母亲的声音。少年低声痛叫,独白表达自己的无助与害怕,女人的喊声变大,从少年角度展示了醒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