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刺客来了(4)

作者:鹤千流 阅读记录

顾诀:“………你哪来的杏子”。

这是觉得她是偷摸的惯犯了么。

顾巧巧把有虫眼的杏肉挑出来扔掉:“隔壁树上打下来的,还有点硬,这种做罐头最好吃”。

说到吃的,顾诀想起自己的来意,低声问:“晚上……你想吃什么?”

顾巧巧一惊,放下手中的杏子抬头他:“嗯?”

按照前几日惯例,他一般不问自己想吃什么,直接带剩馒头包子回来。

她觉得顾诀在报答自己救他一命。

顾大小姐略做思索,狮子大开口道:“我想吃葡萄味的酥山”。

书里写顾海林夏天经常带顾巧巧吃酥山。

她也想尝尝古代的夏日消暑圣品是个什么滋味。

酥山需要用冰、奶油和酥油做成山峦的形状,放到冰块中冷冻,而冰窖里的十分冰块稀有,所以很贵。

“酥山?”

“嗯!”

顾诀做的是买鸡鸭鱼肉的准备,冒出来个酥山,他突然后悔问她。

填不饱肚子的东西,对他们现在来说,很奢侈。

顾巧巧“嘁”了一声,埋头继续切杏子:“那买点冰糖回来,还有蜡烛,屋里的蜡烛用完了”。

他一条命不比酥山值钱么。

再说节流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开源,钱总有花完的一日。

“知道了”。

顾诀不再多言,穿过院子隐蔽的树丛,翻墙离开金宅,往集市去。

……

天幕四合,无雀镇夜市很热闹,比白天凉爽许多。

长街两侧是油布撑起的棚子,游人比肩接踵,摊贩们忙得热火朝天,特别是卖吃食的,葡萄、西瓜、杨梅……一眼望去,令人目不暇接。

街上还有一群跟着有钱人家一起昼伏夜出的乞丐。

顾诀扯扯帽子,挡住半张俊秀的面庞,独自穿梭在热闹的街上。

他先置办好冰糖、蜡烛和小笼包,准备去周记酥山的路上,被宁安杂货铺门口排队的人吸引了注意。

买东西的队伍排得老长,也不知在买什么东西,顾诀凑近人群打探。

他看了一圈,最后站到两个面相憨厚的男人身边,听他们说话。

男人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袋子,向身边同伴抖了抖,笑说:“反正便宜,我原本还想买一袋子回去呢,现在看来不一定买得到”。

另一个男的也笑道:“咱们先站着吧”。

顾诀伸手拍了拍其中一个男的,低声问:“大哥,你们在买什么?”

“酸楂,这里卖的又便宜又大,沾了糖衣特别好吃”。

酸楂?

顾诀向两位道谢后,朝杂货铺门口走,扒着门瞧了两眼大家挣相购买的酸楂到底有什么特别。

这时节正出酸楂,杂货铺也临时改成了酸楂铺子,寻常卖的零散物件也都收起来专门为酸楂腾位子。

大门口一进去就能看到几大箩筐红通通的酸楂。

五文一斤,十文三斤。

顾诀算了算,还挺有赚头。

筐子里的酸楂大果肉厚,外皮红色,有灰白色小斑点,属于北酸楂的一种,气味香,酸甜可口,这种观云山遍山都是。

需要的是能把南北的酸楂区分开来。南酸楂苦涩果小,果肉薄,外皮是棕色的,入药极好。

这些山里的僧医都手把手教过他。

想罢,他心中有了计较,阔步往周记酥山走去。

这里的摊位很宽敞,里面有几张桌凳,摆了瓜子花生和茶水等,周记酥山排队的人不多。

“老板,酥山怎么卖?”

老板隔着棉柜看了顾诀一眼,揭开面前的棉毯。

顾诀瞧了一眼,有红色、绿色、紫色、橙色,最底下垫着一层厚厚的碎冰。

“公子吃什么口味?”

“葡萄味,多少钱?”

“三百文”。

他知道酥山贵,没想到这么贵。

以吴国的物价,一两足银官价可以兑换1000文、民间兑换1500文。街上的烧饼一个才卖两文。

见顾诀悻了半晌,没掏钱,老板又把棉被盖回去:“公子可以去别处看看再来,棉盖不好一直打开,冰容易化”。

顾诀捏了捏荷包,暗叹一声,钱这东西确实不是省来的:“包一个”。

说罢,他数了三百文给老板:“我家有点远,劳烦多放点冰块”。

“好咧”,老板将葡萄味的酥山包进油纸袋,又挖了半勺碎冰到酥山上:“公子拿好”。

顾诀接过酥山道了声谢,提着东西四处转悠,确定没有拖尾巴跟着,才向金宅走去。

金宅,后院柴房里乌七八黑。

顾巧巧坐在稻草上热的冒火,半天睡不着,干脆起来去院子里乘凉。

走到槐树下时,院子杂草处传来一阵窸窣声,紧接着顾诀翻墙进来。

顾巧巧站在树底下没动,连给救命恩人买酥山都不答应,不值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