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来了(37)
“姑娘谦虚,其实做的很好吃”。
酥嫩的如意卷撒了花椒盐,一口下去,外皮酥脆,内肉松软。
内容总是不能白背,顾巧巧顺口道:“擀面皮的时候,一边加肉汤,蒸好了再撒花椒盐”。
“难怪这么好吃,花了这么多心思”,金学书擦了擦手,伸进袖子里捣鼓一番,掏出一个香囊递给顾巧巧:“姑娘可否赏脸给品鉴一下,第一日来姜家岩时,看到街边有个绣娘在卖,就买了一个,一两银子看我花的值不值当”。
到底是什么样的香囊,竟然一两银子一个。
顾巧巧不懂绣工,不做声不做气地接过来,香囊上面是两只喜鹊,她翻过来一看,底部绣着一片绿叶,叶子上还有个“北“字。
一两银子也不奇怪了,金学书没做成冤大头,北巷是姜家岩专门做绣工的地方,那里出来的东西不会是次品。再说自己不会的事,没资格评判别人。
“我觉得很精美”,顾巧巧把香囊还回去:“要不是我带了这东西身上容易起疹子,也想去买几个”。
听罢,金学书接过香囊:“是么”,说着修长的五指蜷缩起来,包住小香囊。
顾巧巧拍拍屁股提着篮子起身:“不聊了,我去找阿弟,金公子告辞”。
“慢走”。金学书站在原处,看她遥遥走远。
林荫小道上,山花夹杂着野草,一片葱茏生机。顾巧巧把篮子改为抱在怀里,向来时的路回去。
“敏敏,你到底在找谁?”
顾巧巧耳朵一竖,脚步停下来,悄悄往左边的葛花树后瞄。
是姜敏敏,虽然换了一身惹眼的白衣,带着面罩还是比较好认,她在和林延行说话。
姜敏敏的声音又细又轻,和她看起来冷若冰霜截然不同:“林大哥,是我父亲叫你进来看着我的?”
林延行叹了一口气:“姜伯父还是希望你多和我表哥接触接触,放眼看去,姜家岩并无男子与你相配,何苦呢”。
姜敏敏看向别处,目光很执拗:“是父亲何苦乱点鸳鸯谱,方才我见金公子和姜家二姑娘聊的欢畅,只怕他对敏敏并无男女之意”。
葛花树后的姜家二姑娘:“???”
林延行道:“我表哥喜欢温柔顺意的姑娘,你更合适,不争取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葛花树后的姜家二姑娘攥紧拳头了。
“强扭的瓜不甜,”姜敏敏摇头:“我劝林公子也别执念,我的脸因为生病留下伤疤,经久不消,如今也配不上金公子”。
林延行哽住了,半晌摇头走开,一心撞南墙的人是劝不回来的。
顾巧巧跟着叹了一口气,抬脚欲走,又站住了,因为看见姜学成的身影。
他和姜敏敏在同一条道上,顾巧巧侧身正和他相对,只是她隐在葛花树后,但并不妨碍她看清二人擦肩而过时,互换了东西,一个好像是纸条,另一个是指环。
地下恋情都这么刺激么。
第21章 姜家岩(13)
……
祈雨节后,转眼入秋,天气变得凉爽怡人。
顾巧巧端了一把躺椅悠然地看姜学君放风筝。
风筝是百蝶闹春的图案,飞在半空中,五彩鲜艳明亮。
“阿姐,飞高了!”
姜学君扯着风筝来回跑,边跑边回头向顾巧巧欢呼。
天气太舒服了,顾巧巧直犯困,半拉着沉沉的眼皮,敷衍两声:“你在跑快点,飞得更高……”。
不知说到哪句,她歪头睡着了。睡梦中,她在一个陌生又熟悉的院子看书,顾海林走了进来。
“《左传》如何评价《周礼》的?”
顾巧巧睁了睁,试图醒来,意识到自己在梦中,而且还是之前那个梦。这个梦又被完整的再现了一遍。
对于顾诀,她第一次做这个梦没感觉,如今再看来,觉得有些惋惜。
按理说,再怎么他也能在仕途上平稳顺遂一生,如今埋没了不说,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有没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写他结局的可能呢。
梦做完了,顾巧巧缓缓睁眼,拂袖擦干额头上的汗,刚抬头发现姜益他们驾车回来了。
姜益和杨晓兰上午去给顾巧巧取药,今天日头好,赶路的时辰缩短不少。
杨晓兰从车窗探出脑袋,朝越跑越远的姜学君招手呼喊:“学君,回来!”
姜学君放得正高兴,哪里肯听杨晓兰的话。
“我再玩会儿”。
“臭小子,再不回来,就别去观云山了”。
姜益轻飘飘说了一句,顺着飘到姜学君耳里,他立即站住脚,疯狂往回奔。
“爹,你不是骗我吧!”他边跑边喊。
这一趟出去,不像去鹿山,倒像去了一趟观云山,每次出去带回来的消息总格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