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的系统黑化了(530)

作者:岁岁知意 阅读记录

都说久盛必衰,故而到了这一代,王朝日薄西山,气数将尽。

先帝终日耽于女色,不理朝政,未至不惑之年便因病而终,连太子都没有来得及立。

在百官多封奏折的推举下,温思渺的父亲,也就是这一任皇帝,登上了皇位。

然而这一任皇帝是个文人,空有纸上谈兵的政策,却无躬身实践的政策,新政推了又推,改了又改,丞相府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最后竟是无法阻止相权的扩张,丞相一拍案,反了。

皇帝终日读圣贤书,对繁衍后代兴致不大,后宫子嗣不多。

太子造反第一天便被割了项上人头,尸体吊在城楼一天一夜,皇后当场气得晕厥过去。当夜,皇后携子女、宫人,饮鸩自杀。

第二日,皇帝立即宣布开城门放叛军进来,写下退位诏书。

这位皇帝没有什么本事,只有一颗单纯的爱民之心。学的是「君舟民水」「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做的是「籍吏民」「开田垄」的民本工作。

也许这样放叛军进城,会背负千古骂名,他却依然这么做了。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城中百姓造成大规模伤害。

然而他终究是低估了叛军的残忍,屠杀照样进行,自己也未能幸免于难。

温思渺排在第三,这具身体身体不太好,自幼便靠汤药吊着。

娘胎里带来的病,便连太医也没辙,只能日日靠汤药调养。

之后,皇帝又送她去山中的寺庙祈福,这几天才接回了宫。

又怕她沾上宫里不干净的气息,特意选了处偏院给她住,这才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敌军发现,活到了现在。

难怪当时一醒来,她觉得浑身上下都在疼,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原来不是场景的问题,而是本就如此。

彼时这具身体听了宫人传来的消息,说是皇族上下被叛军带到宫前的台阶上,供士兵当活靶子,她当场便打翻了药碗,又扯下碎布条做成白绫,意欲自缢,后被宫人拦下。

然后便是温思渺醒来所看到的这些。

至于那位将军……

脑海里跳出了一个名字。

宋之怀……

那位将军,名叫宋之怀。

这还是少见的,宋之怀在她的记忆里有过出场——许是因为昏迷之前,她看清楚了他的脸。

其实温思渺对他,也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她自幼养在深宫,之后又被接到寺院静养,接触人的机会不多,更没有机会遇见宋之怀。

不过是偶然听宫女说起宫中大事,才知晓有这么一位将军,出身武将世家,父上三代皆战死沙场,母亲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红妆英雄,家中只剩下一位老夫人主持家事。

他也早早便上了战场,创下无数战无不胜的神话,前线捷报屡屡传来,是京城不少少女的梦中情人。

可惜,这将军在边关太久,知道他真正长什么样的人实在不多。

流传在京中的,不过一条传闻。便是他十八岁那一年,一身红衣的少年将军,骑着一匹纯白如雪的高头大马,在欢腾中凯旋进京。那一抹红,也成了京中贵女心头挥之不去的朱砂痣。

一晃数年过去,贵女们嫁了人,将军依然在边关征战沙场,在京中的讨论便也跟着消散了。

直到这一刻。

叛军攻城之前,皇帝便已派人修了三封急召,飞去前线。

事实上,在丞相造反之前,所有人都以为造反的会是宋之怀将军——

他手握重兵,又出生于世代为将的宋家,在军中的声望早已超过皇帝,「宋之怀」这三个字已经代表了一切。

皇帝这才久久都不敢召他回京。

将他留在边关,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束缚。

然而宋之怀没有反,丞相造了反。现实何其可笑,最受人忌惮的人,成了拯救皇朝的大恩人。

记忆到这便断了片,温思渺也撑不住,渐渐陷入了深度的睡眠。

……这具身体可真是柔弱。

她昏睡的时候,男人坐在床边,静静地注视着她。

锦衾里少女的脸只有巴掌大,樱桃般的唇因为难受而毫无血色,秀眉微微皱起,双颊也泛着不正常的红。

他抚上她的额头,少女的肌肤细腻而柔软,滚烫的热度从掌心传来。

昏迷的那一晚,她便发起了热。

问诊的御医来了几趟,都说是公主受了惊吓才变成这样。

宋之怀垂眉,又想到她昏迷前的那一幕。看见他的那一刻,娇弱的少女如慌不择路的幼鹿,一头撞进他怀里。

她是那样柔软娇弱,腰肢不盈一握,仿佛精致脆弱的瓷娃娃,轻轻一碰便成了碎片。

他连抱她都是小心翼翼,觉得自己紊乱的心跳与滚烫的呼吸于她而言是一种打扰,而后鬼使神差地,将她带到了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