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七零年代小夫妻(69)

作者:莫二月 阅读记录

常山大伯也有些犹豫,“顾知青,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你说的这个柿饼,咱们确实没见过,虽说不花成本,可是供销社不收的话,也是瞎费一番工夫。”

林乔见自己说了半天,两人依旧不为所动,不由有些丧气。她明白常山大伯是个做事保守稳妥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轻易被说动的。

顾廷松倒是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和林乔商议还是先把柿饼做出来,再去和大队长谈这件事。

林乔再一次找到常山大伯就提出要多摘一些柿子做成柿饼,寄给老家的亲戚朋友。

这一次常山大伯很是大方,“山上的柿子多得很,你随便摘。”

山上的柿子已经到了成熟期,这个时候拿来做柿饼是最好的。

林乔和顾廷松上山采药的时候,顺带着摘了不少柿子背下山。柿饼的制作有些复杂,需要晾晒、捏饼、上霜三个过程。

柿子要选用充分成熟、形状完好的果子,削皮后进行晾晒。晾晒的时候还要保证光照和通风,保持卫生环境。

这些工序下来,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正如林宝田所说,生产队已经开始维修村里的水渠,林乔和顾廷松都要跟着一起出工。

林奶奶和林宝国就接下了制作柿饼的工作,按照顾廷松所教的方法在家里负责照看这些果子。

村里的水渠经过一夏天的冲刷,许多地方都已经坍塌堵塞,趁着农闲,需要全部重新修葺一遍。

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出工,毕竟年底分粮的时候就按照工分计算的。

林家不需要林乔挣工分养家,她这一年也大都在家里照顾她爹,很少跟着生产队出工。

现在林宝国的腿已经可以走路了,林宝田唯恐村里人议论他谋私,在林奶奶面前暗示了好几次让林乔也一起跟着生产队出工。

顾廷松对林宝田这副样子很是看不上眼,林乔不上工,是大队长同意的,和他这个当会计的二叔还真没有什么关系。

林宝国虽然在家具厂做工人,但是在村里的人缘却很好。林宝国是个热心肠的人,村里谁家遇到难处求到他面前,他能帮的都会帮。

谁家如果定做门窗,打制家具找他更是错不了。无论是选木料,还是量尺寸,设计样式,他都会尽心尽力帮着出主意。

久而久之,林宝国也就获得了村里不少人的尊敬。他受伤以后,村里人几乎都上门来探望。对于林乔不出工专门在家照顾他,大家更没有意见。

不过,林宝田就不这么想了,他总觉得自己是村里的会计,需要维持自己的威信,唯恐因为林乔不出工落下口舌。

林奶奶是不理会这个二儿子的,孙女头上的伤刚好,她原本是舍不得“林乔”出工的。

不过顾廷松考虑到林乔顶着他的身份必须要跟着一起出工,也就劝说林奶奶同意他出工。

修水渠的工程比较耗时耗力,全村人按照小组分工合作。顾廷松和林双双、周艳红、林红鹃分到一个小组,都是熟人,但是关系复杂了些。

她们四个负责的是捡石头运送到水渠旁边,这个工作不算太累,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抬筐。

林红鹃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林乔”的冷淡,心里有些委屈,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周艳红却是热情地很,她拿了一根扁担,立刻就站到顾廷松身边。

“乔乔姐,我们两个人一起好不好?”

顾廷松很是头疼,这三个人,哪个他都不想合作。林红鹃是林乔的好朋友,和她一起,顾廷松不知该怎么和她相处。林双双和周艳红的人品不佳,他更不愿意接触。

林双双以前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哪里做过这些农活,她心里叫苦不迭。

权衡一下利弊,她觉得还是和林红鹃一组最保险。毕竟林红鹃经常做农活,力气大,和她一组可以少吃些苦头。

现在周艳红主动找上林乔,她也表示赞成。

“那好,你们两个一组,我和红鹃一组。”

林红鹃见林乔没有出声反对,心里更委屈了,她赌气和林双双一起开始动工。

修水渠需要的都是一些小石块,山脚下随处可见。把这些石块都捡到筐里,两个人用扁担抬起藤筐送到水渠旁边就行了。

周艳红凑到顾廷松身边,一边捡石块,一边找各种话题和他攀谈。

“乔乔姐,顾知青怎么没和你一组呀?”

还没等顾廷松回话,周艳红又兀自笑了起来,“对了,顾知青赶着驴车呢,肯定不会和你分到一组。”

周艳红的笑声让顾廷松听着很是刺耳,他皱着眉头根本就不理会她。

一筐石头装满了,顾廷松和周艳红抬起藤筐往前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