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夫妻(57)
“那你就先打听一下,村里定亲都是什么规矩。男方需要准备的,你都按照双倍准备。我橱子里还有一些钱,不够的话,你先找你爹借一下,以后我再还给他。”
顾廷松手里的钱是不缺的,可是都放在空间里取不出来,只能先找林宝国帮忙。
“不用,我爹他不在意这些。”林乔连忙拒绝。
“你爹不在意我在意,你刚才还说什么都听我的,现在怎么就不遵守承诺了?”
顾廷松觉得林乔的心实在是宽,她的堂姐处处针对她,什么都要和她比,她居然对自己的亲事也不在意。
要是男方定亲什么都不准备的话,她堂姐不定怎么看笑话呢。顾廷松觉得既然他顶着林乔的身份,就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林乔看顾廷松生气了,赶紧答应下来,“好,我都听你的,你别激动,医生说了,你必须要静养。这些事我都会和小姑商量,你不用操心的。”
林乔既然答应了顾廷松就会认真去做,她确实不懂这些规矩,就去请教了林宝云。
林宝云听她提起这事,十分的满意。
虽然大哥说不讲究那些俗礼,可是村里的姑娘定亲,婆家都会准备衣服、礼金之类,她家乔乔不比谁差,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吧。
既然顾知青自己提出来了,林宝云当然会提点他一下。
林乔听小姑详细说了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准备回去按照顾廷松说的加倍送过来。
虽说定亲的事情刚刚说定,但是林宝国也没打算瞒着。不过半天,在林爷爷的宣传下,林乔的两个叔叔家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下,两家人都坐不住了。
林双双更是惊讶,她记得上辈子下乡的知青中根本就没有顾廷松这个人。林乔定亲的事情更是从没发生过。
第24章
林乔在生产队销了假,顺便把要定亲的事情告诉了大队长,邀请他出面去林家提亲。
田常山听了这个消息只是微愣了一下,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毕竟昨天顾廷松和林乔同时去了县城,林乔还受了伤,村里已经
有不少人议论了。
“廷松呀,这事你考虑清楚了,你家里人同意吗?”
“常山大伯,我的事情自己做得了主,我都考虑清楚了。”
见他神色坚定,田常山也就不多说了。
“那好,既然这样,这门亲事我去帮你提。乔乔可是个好姑娘,宝国挑女婿的眼光高着呢,没想到最后居然选中了你小子。以后你可要好好待乔乔,要不然的话,咱们生产队的人可不答应。”
林乔知道常山大伯这是作为娘家人替她撑腰呢,她心里感动,笑着答应下来。
回到山上的养殖场那里,林乔按照顾廷松说的,在柜子底部翻出了他的“全部家产。”
这些钱连同各种票据随意的卷在一起,林乔打开看了看,倒是有些意外。
虽然钱不算太多,只有四十多块,可是票据却有好几种。有全国粮票、布票、甚至还有一张毛线票。
要知道现在这些票据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林乔原本还发愁家里的布票不多了,这下就都解决了。
有了钱和票据,第二天一大早,林乔喂过了牲口,就和大队长请了假赶去县城买东西了。
林宝国听林乔转述了顾廷松的话,心里对他的看法又好转了几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他能想着维护闺女,林宝国就满意。
县城供销社里的商品种类明显多了一些,林乔把家里所有的布票都带上了,加上顾廷松手里的布票正好凑够了两身衣服。
更巧的是,昨天供销社刚刚来了一批纯羊毛的毛线。质量非常好,颜色也漂亮。一堆人在那里围着看,都有些爱不释手。只不过,毛线票可是稀罕的票据,大家手里没有,也只能看热闹。
林乔赶紧凑过去挑了一斤浅灰色的毛线,她掏出毛线票的时候,周围人看着她的眼神都带着羡慕。
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娘,甚至上前直接开口和林乔讨要。
“小伙子,你买了这些毛线也不会织毛衣,能不能把这毛线票让给我呀,我用别的和你换。”
林乔当然不愿意了,“大娘,这是送给我对象的,不能和你换。”
大娘明显有些失望,打量着林乔,嘴里嘟囔了一句,“谈对象就要送毛线呀?小伙子,你可真舍得。”
林乔当然舍得了,顾廷松可是专门嘱咐她的,不在乎钱,要加倍准备礼物。有这几样东西,定亲的时候,就足够风光了。
除了布料、毛线,林乔还买了两斤糖果,这些都是给村里人准备的。
顾廷松和她爹都需要补充营养,林乔又在猪肉柜台割了半斤肉,买了一些剔下来的猪骨头和猪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