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还童之后+番外(125)
郁衍听带路弟子吹嘘,此岛一天四季水温常暖,所产温泉对治伤有奇效,能生肌润骨,多少达官贵人想来这养病都没成。
欺世盗名的浮夸之言,郁衍听到此,眼神更加森冷。
“顾先生就在里头,唐大夫您请哈。”把烫手山芋送到,弟子赶忙抬手敲响房门。
门很快开了。
暖烘烘的炭火气息铺面而来,在看到开门人是谁的那刹,郁衍胸腔也跟着涌出热流,那团热气凝固又澎湃,如鲠在喉的卡在喉头上,一时间竟让人说不出像样的客套话来。
“唐大夫?”
站在扶门的青年气色尚可,加上衣着如旧,反而没给时间多少发挥的余地,还是记忆里的俊美冷彻,那双略带凌厉的视线从上扫下,透着明显的审视。
郁衍紧盯着对方,喉中热气冲至耳膜,脑中嗡鸣不断,一时间鬼迷心窍的没有答话,这其实既不妥当也不礼貌,若是熟知“唐大夫”的人这会早就看出端倪——
好在这里没人认识原主,矜持倒也符合王府身边近身大夫的样子。
屏风里传出一道清越之声:“应秋,大夫到了,就赶紧请人进来。”
这话懒洋洋的,是知根知底熟到烂透才会有的味道。
能这样支使人的,自然只有碎星客顾不得。
商应秋这才把眼神移开,侧过身,略微做了个请的姿势。郁衍看他这般听话,顿时来气,但现在又实在不是能撒气的时候,便一抬眸,只克制的用了几分蛮力,把药箱硬塞到青年手上。
拐过屏风。房里头有两人正饮着茶,其中一人灰发俊容,背靠轮椅,双膝上铺盖着一袭厚毛毡子,正是顾不得;而对面的老翁白衣宽袍,一扎白胡蓬松的长直胸口,则是在江湖中有“不老翁”称号的南老爷子。
顾不得的腿是当年坠崖后摔坏的,错失了最好的医治时间,经脉断裂后难以缝合,之前来的大夫给出的治疗方案也大同小异,开出的多都一些固本培元的方子。自己腿如何顾不得比谁都清楚,但着实不好拂了南老爷子的一腔热忱,配合的伸出手,让大夫尽情把脉。
郁衍隔着小桌坐下,几步路的时间,他脸上气色褪去,又恢复到麻木不仁的样子,他用两根手指搭完脉,净手后掏出绢帕,先一根一根把自己手指擦干净再说。
毒医不分家,一般把个脉扎个针对郁衍来说是小菜一碟,但中途施针时稍出了个岔子,穴位没扎偏,但力度稍浅了些——
顾不得腿没知觉察觉不到,但一直静守着的青年手指却一下蜷缩了起来。
郁衍半分着神,对那点风吹草动了然于目,商应秋坐的离他实在太近,旺盛的炭火本就让人烦热,再多加上一个人的体温就更让人难受了。
他忍无可忍的绷紧了脸,冷瞥向抱着药箱的青年。
“我说这位,你挡着光了。”他毫不避讳的发出驱赶:“若不放心我施针,我走就是,离那么近,是怕谁趁机害人不成?”
“唐大夫误会,在下不是不放心,正是放心,想跟着多看多学一些。”
只听商应秋温声解释:“养生在于每日坚持,顾先生的腿需每日针灸推拿,我想多学几套手法,不知唐大夫可否赐教?”
顾不得摩挲着茶杯,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徒弟,没说什么;一边的南老爷子却感动坏了,连说这才就叫孝子啊,不像自己那十七个儿子二十八个孙子,三十二个增孙,一听门派有事恨不得插翅各自飞,真应该过来看看,感受学习下这份金子般的孝心。
这些客套的奉承郁衍几乎听不下去,他面若寒霜,捏针的指腹暗自用力,泛出一片惨青色。
**
不多时,方垣带着几张密信来敲门,商应秋出去前看了眼屋内,道:“等一下,去外头说。”
两人走出小院来到海岸边,放眼望去,外头一片海天空蒙的好景致,近处的沙滩是难得的纯白色泽,配着碧蓝如洗的天空,四季常青的乔木,微醺潮润的海风,说是人间仙境也不为过。
“现在能说了吧。”方垣把这段时间探子收集回的信纸全交了过去,清了清嗓子。
“南家祖坟确实早被人动过,我不是在一处坟上发现了个盗洞么?看痕迹像是新手,这两日得空查了下——打洞的人叫祝八,当地人,开始时抵死不认,被我吓唬了下才说实话。原来给南家祖坟守陵的人是个酒鬼,三天两头都不在,祝八在外谋生时学了几招,生了歹心,一个月前下去了次,不过说是什么都没拿到,他下到墓穴里就看见几具白骨杵在面前冲他笑,当场吓得半死,原路逃回,再不敢下去了。”
“白骨这事我觉得跟您猜的差不多,极有可能就是南家人勾结幽冥府干的,不过您也看到了,这家子人一窝窝的多如牛毛,要想查清楚真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