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有遮(重生)(82)
布店对面的酒楼里,一个眉清目秀,身形修长的青年沿着楼梯上了楼。他恭敬的停在一处厢房外。
“咚咚咚。”
“进来。”屋内响起一道清越的男声。
甲九推开门,走到苏幕和夏侯遮的桌子旁,弯腰呈上一份信笺。
“主子,消息已经核对过了,无误。”
夏侯遮接过信,先递给了苏幕,等他看完了才重新拿过来,一目十行的去浏览。
“三皇子府里有密道……”苏幕抚摸下巴:“他府邸太小,但又不好意思重修。修点地下室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他们说的「蚕」是什么?没听说三皇子那边有人在做绸缎的生意啊。”
甲九笑笑:“公子您想的太简单了,他可不止修了「点」地下室。据探子说,他摸了好几天,到现在都还没摸清楚呢。”
苏幕讶然:“三皇子府邸附近的都是那些人家?”
“都是他的死忠附庸。”
“嘶……”苏幕喃喃:“深藏不露啊。”
夏侯遮对这个消息倒不惊讶,因为前世就是他带着人把遁了地的三皇子给弄出来的。
因为无论地道有多复杂,只要一力降十会。火熏水淹,那总能把人逼出来。
“不用在意这个,不过就是个看起来很硬的乌龟壳。要真是想撬,其实没什么难度。”
苏幕奇道:“那要在意什么?”
夏侯遮勾勾唇:“要在意的,是「蚕」。”
甲九若有所思:“听三皇子那边的对话,似乎对「蚕」很看重。他们的「蚕」折损很多,但却来不及补充。
而没了「蚕」,诗会便不能顺利举行,可什么诗会是必须要用蚕的呢?除非……”
苏幕接到:“除非那不是真正的蚕。”
不等两人默契的对视,夏侯遮便清咳一声:“现在,只要知道他们说的「蚕」到底是什么,那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苏幕赞同的点头。
就在这时,甲九突然道:“属下想起来了,之前主子您吩咐我们去查那个收买文人的商人,我们在调查的时候,似乎隐约听到过「蚕」这个名字。
当时我们都以为是他在做贩卖蚕茧的生意便没有在意,但现在想想,那个人有点可疑。”
“哦?”苏幕问:“怎么可疑了?”
“因为我们最后调查的结果里,他只是个贩卖毛皮生意的行商!”
夏侯遮沉吟片刻:“你们送上来的结果是这么说了,他每年都会跟着商队去北方一次。把大渊的瓷器用具贩卖到边境,然后再把那边的毛皮运送到邺城。这是个赚钱的生意,确实可以维持他大笔的开支。”
甲九听到夏侯遮的话,眼睛更亮了。
“对,这样问题就更大了。那个商人说自己祖籍在北方,而他的生意也是在北方。
那就是说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南方,但他的起居用具却全都是江南那边的风格。
如果说这只是个人爱好,不能作为凭据,但属下却想起来他有次接待学子的时候,曾经和那个人说起过江南的方言!”
夏侯遮神脸色一沉:“这么重要的消息,你们之前为什么遗漏了!”
第四十一章 家人
甲九很心虚:“当时他们把消息传过来,属下认为不是很重要便没标记。”
夏侯遮沉默片刻,随后淡淡道:“回去自己领罚。”
甲九松了口气,连忙低头应喏。
苏幕见气氛有些沉重,便笑着开口道:“那个商人,我记得是姓李?”
甲九点头:“正是,他叫李松鹤,自称是燕州人。燕州失陷后,他利用以前的人脉做起了倒卖的生意。家里没有正经妻室,只养着几个小妾歌女。”
苏幕用骨节敲敲桌子:“听起来,他确实有些蹊跷啊。”
夏侯遮吩咐道:“甲九,去把他查清楚。看他跟那个「蚕」到底有什么关联。”
甲九领命后便退了下去。
等屋里又重新只有他俩,苏幕问:“昨天你让我祝完寿别忙着走,柳家人打上门,是你安排的?”
夏侯遮不置可否:“那个女人确实早就跟苏时行有了首尾,我不过是让人去告诉她,如果想从镇北府里活着出来,那她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想到苏家昨天的狼狈,苏幕失笑:“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弯弯绕绕的,真是劳你为我费心了。”
夏侯遮蓝眸沉沉:“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上辈子,俞氏也是利用了柳莺来抹黑苏幕。虽然后来苏幕也反击了,但那时候他势单力薄,而且被苏家借着杨婉兮的遗物施压。几番交锋后,他和苏家倒是都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要一想到那个时候面色苍白的苏幕,夏侯遮的心就泛起绵绵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