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有遮(重生)(73)
酒楼小工,管吃管住。
又是一个可怜孩子,苏幕看着信上,这位现今改叫三儿的陈善泉,原本是先生赋予厚望的得意弟子。但不过短短两三年,他就被磨成了油嘴滑舌的跑堂小厮。
苏幕翻到第三张信纸,这上面只有短短几行,但苏幕看到后却立刻抬眼去看夏侯遮。
夏侯遮靠着躺椅,屈膝坐在地上。
纸上载着的是端惠长公主的日常起居。
上面写的很简单。公主每日清晨起床,做完早课后便开始念经祈福。
定时定点的去做比丘尼该做的日常修行,与寺中其他人没有丝毫区别。
夏侯翎去世十七年,端惠长公主入寺修行也已十七年。
苏幕把信纸折了折:“你之前说皇后是严大人的女儿,那严大人当年突然被贬黜,然后病逝在赴任途中……”
“严叔向来宠爱女儿,他智谋双绝,可惜却太过于重视家人。严明珠——就是皇后,她钟情于高泰,严叔便全力以赴的去帮高泰夺位。当年武有我爹,文有严叔,所以高泰轻轻松松便坐上了皇位。”
高泰是昭和帝的名讳,夏侯遮直呼其名,语气里没有丝毫的敬畏。
“端惠长公主是皇上的胞姐,她嫁给了你爹,那你爹便天然站了队。皇后又是严大人的女儿……但我怎么记得,皇后好像是陛下登基之后才娶的呢?”
若说是为了捆住严大人,但高泰已经登基,并不是一定要用这种方法。
夏侯遮漠然:“当时他根基不稳,严大人却是权倾朝野。更何况,他还有别的目的。”
“别的目的?”
夏侯遮嗯了声:“这里面有很多龌龊的东西,皇宫看起来光鲜亮丽,可实际上却比世上大多的地方都肮脏。”
看到他眼里明显的排斥,苏幕安抚的拍拍他。
夏侯遮很快恢复了冷静。
当年,严皇后怀胎不稳。高泰以她不宜操劳为由,将六宫的权宜交给李妃。
严皇后心思单纯,以为高泰真的是在为她着想,所以便乖乖守在留芳宫养胎。
然而就在临产的前一月,突然有个小宫女拿着个玉佩跑进了留芳宫,哭着喊着求皇后去救人。
夏侯遮没有细说要救的人是谁,但苏幕心里大约有了猜测。
严皇后与玉佩的主人虽然不算熟稔,但却也不能见死不救。
中间的经过被夏侯遮一语带过,但结果的血腥却是让人胆战心惊。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皇宫被从头到尾进行了清洗。就连冠宠六宫,张扬跋扈的李妃,也无声无息的从人间消失。
朝堂上,高泰以雷霆之势将严松清拿下,扶持了其弟严竹清。
没人想到,往日里以堂兄马首是瞻的严竹清,竟然是长了满嘴的獠牙。
皇后难产而亡,没人敢去探究原因,更没人知道孩子的下落。
随着严松清病死,那些事便如散落的灰尘,从此再也无人提起。
如今的严家,姓的是严竹清的严。
苏幕把这些事一一跟旧年的邸报进行对应,发现事实基本吻合。虽然没有人明说,但那些风向的陡转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九皇子是怎么活下来的?是谁在照看他,又怎么会让他流落成这样子。”
“是太后,当年是她出的手。”
当今太后是圣上的亲母,她出生低微,不善于逢迎。先帝放荡不羁,对她这种清粥小菜迷恋过一阵子,但不久便抛到脑后。
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先帝子嗣不丰,但她却一举得了龙凤胎。
在皇家,龙凤胎是大吉的兆头。若是换了别的朝代,不拘那位皇帝,都必然会善待龙凤胎极其生母。
可惜,太后生不逢时。先帝却是那万中无一,不屑礼法名教的浪荡子。
不过虽然皇帝不在乎,但其他的妃嫔却很稀罕这对龙凤胎。
不知从那里来的说法,说是只要将龙凤胎养在膝下,那就能借他们的福气招来送子观音。
后宫的女人,谁不想要个孩子傍身呢?
于是乎,龙凤胎高泰和没有名字的小公主成了抢手货。没人会在意他们懦弱的,没有背景的,只是个低等夫人的母亲是什么想法。
先帝的妃嫔们争奇斗艳,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北风刮走南风。
只有更得宠,没有最得宠。所以那对龙凤胎辗转到最后,竟然像是成了证明谁得宠的标志一样。
颠沛流离,看尽眼色。描述的就是昭和帝以及端惠长公主的童年了。
“太后性子柔弱,遇事没有决断,但她却又善良。当年高泰血洗六宫,她不敢求情。
但眼睁睁看着死了那么多人,她心里十分不好受。所以当有人提到了刚出生的小皇子,她便出手将他保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