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苏幕有遮(重生)(127)

作者:苏一酥 阅读记录

那天是怎么收尾的呢,杨汀有些回忆不起来了,但想着,总该是很快意的。

她已是一步错,步步错。那总不能再一步退,步步退吧。

山长家的姑娘,是读着诗书长大的不错。可她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受了欺负不反击,怎么对得起爹娘的万般娇宠?

屋外西风更紧了,远处的铜铃此起彼伏,这些声音,让杨汀想起了那个下午。

昭和二十八年,帝崩。

昭和帝去世的那天,整个邺城雾沉沉的,一片沉寂,只有钟声连绵不绝。

那时候,她刚得知自己怀孕的喜讯。然而昭和帝驾崩,整个邺城气氛沉闷,岳林熙更是早出晚归,归来时脸色疲惫,什么话都不愿意说。

好几次,她想把怀孕的事说出口,却又在对上他困倦的眼神后欲言又止。

等等吧,等事态稳定了再说,免得让他分心。

可杨汀没有想到,这一等,就等到她被婆母带着在路边哭灵,然后遇上失控的马匹。

她的命保住了,但孩子却丢了。而且,因为小产后料理不精心,她产后发热,再次丢了半条命。孩子,更是此生都不能有了。

那段时间,她自怨自艾,恨自己,恨天意,也……恨岳林熙。

可岳林熙多无辜呢,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没了,他像个小孩子样抱着她痛哭。

并且不停的安慰,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他们一定还会再有属于彼此的孩子的。

“姑娘?该喝药了。”苍老的声音在屋外响起,头发花白的老妪佝偻着腰,一手端着药,一手扶着门板跨过门槛走进来。

待看清屋里的情形,老妪先是一惊随后立刻喜道:“姑娘,您能自己坐起来了?”

杨汀靠在床头,脸色红润,含笑望着她:“阿嬷。”

老妪连走几步,笑着笑着就抹起了眼泪:“一定是老爷夫人在天上保佑哩,那些个庸医竟然还说姑娘您……”

杨汀招手让老妪走近,随后从枕头下摸了摸,摸出一个粗糙的木匣子:“阿嬷,这里是岳家剩下的所有的钱财。您用林熙的名义捐一半到善济堂,剩下的拿去给大牛哥买几亩田地房产。大牛哥是个孝顺的人,好歹,您还能享几年清福。”

老妪碰到那个木匣子就像是碰到了火一样,她顾不得药碗,猛然抓住杨汀的手:“姑娘!”

杨汀安抚的拍拍她:“别伤心,我是去找爹娘了。阿嬷,您奶了我几年,到头来还要千里迢迢的进京看我。您拿的那些都是我该得的,我也没孝顺到您,也就这些了……”

老妪泪流满面:“傻囡囡,阿嬷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要这些有什么用?别怕啊,阿嬷现在就去找大夫,去找最好的大夫!”

听到那熟悉的称呼,杨汀一直都很平静的心突然又掀起了波澜。

她用力抓住面前这个悲伤难抑的老妇人,泪眼朦胧间喃喃:“娘。”

可杨夫人早死了,死在乱兵破城的那天。二皇子高豗横征暴虐,从京畿一直扫荡到两广。

他所经之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不过数年,打着反抗暴政旗帜的流民揭竿而起,此起彼伏。

二皇子被围困在定州七日,最后是镇北公李惜辞带人救援。

然而,李惜辞刚打进定州,二皇子便迫不及待的带兵逃跑,镇北公阻之不及,硬生生让他把包围圈撕开了一道口子。

被铁骑精锐包围的起义军顺着二皇子离开的方向逃跑。

高豗逃到了那里呢,他逃回了邺城。

所有人都知道,邺城的守兵就是个笑话。没人指望他们守城,真正拱卫京师的是夏侯家的长缨军和李家的镇北军。

但这两只军队,一支远征北凉。一支,刚去给高豗收拾了乱摊子。

城破的很快,像个残酷的冷笑话。大渊建国三百余载,建都邺城也三百余载。

往日里高不可攀的皇城,也不过是一把火的事。冲杀进来的乱兵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巍峨的城池竟然像是纸糊的般一戳就破。

下令攻打的起义军首领不过是破罐子破摔,他死都想不到,北凉南越西於国做梦都想做却做不到的事,竟然就这么被他给做到了。

他没有下达如果成功攻进去该怎么做的命令,也没人会听他的。

那些进了城的起义军,就像是肆虐的瘟疫,到处烧杀劫掠。

繁华的邺城,顿时就沦落成人间地狱。那些往日里的高门大户,不过就是更肥的肥羊。

没人去听道理,对于起义军来说,那些连放屁都不如。只有抢到手里的,骑在胯下的,才是真实存在值得兴奋的。

刚杀了兄长匆匆继位的新帝慌了,他拼命调兵,号召城中所有青壮拿起武器。然后,弃城而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