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书后,反派成了我的心尖宠+番外(175)

作者:漱己 阅读记录

“弟子……弟子暂时不能禀报于师尊,不过至多三日,弟子定会坦白言之,望师尊恕罪。”陆怀鸩垂下首去,满身歉然。

三日?十之八/九与色/诱有干系。

谢晏宁并不追根究底,亦当作全然不知,转而道:“走吧,去见于姑娘。”

陆怀鸩松了口气,牵着谢晏宁到了昨日的茶肆前,打听了一番,又依照铺主之言向南而去,方要问一测字先生,竟陡然有一把剑横于咽喉前。

他从容地抬眼瞧去,持剑者正是于琬琰。

于琬琰正在一包子铺用早膳,意外地发现有一对夫妇四处打听自己之所在,当即出剑。

她原不是这般锋利的性子,而今她失去了父亲,流光斋风雨飘摇,她必须让自己变得无人敢看轻。

这对夫妇她从来不曾见过,亦不曾听闻过有形容如他们一般的修仙者。

难不成仅仅是一对寻常的凡人夫妇?

但若是凡人夫妇为何要打听她?

这大汉被她的佩剑所制,却是临危不惧,实在可疑。

她正思忖着大汉的目的,竟是听得大汉道:“于姑娘,久未谋面,你的气色瞧来好了许多。”

这语调很是熟悉,她愕然地道:“你是……”

大汉打断道:“此地人多,不便说破,还请于姑娘随我来。”

于琬琰收回了佩剑,她并不惧怕对方是否设了陷阱意图捕获她,毕竟对方若要取她的性命,不过是须臾之事,不必多费口舌,但她不愿让知风冒险,她已失去知雨了,决不能再失去知风。

故而,她吩咐知风:“我遇见了故人,欲要叙叙旧,你且先回客栈吧。”

她不顾知风的抗议,随俩人去了一不大的土地庙,土地庙虽有人供奉,但无人看管,前后左右又皆是疏落的田地与房屋,确无遭人窥听之虞。

陆怀鸩昨日为寻一练剑处,途经此地,适才脑中灵光一现,才带着于琬琰来了这土地庙。

于琬琰端详着大汉,肯定地道:“你是陆怀鸩吧?”

见大汉颔首,她又望着妇人,猜测道:“你莫不是谢晏宁?”

倘若是谢晏宁,陆怀鸩怎会、怎能、怎敢牵着谢晏宁的手?

于琬琰修为不足,看不破自己的障眼法,谢晏宁索性将障眼法撤了去。

于琬琰巡睃着俩人,末了,视线定于俩人相扣的十指,惊骇地道:“你们难不成乃是一双断袖?”

陆怀鸩有些不自在,生怕于琬琰出言诋毁谢晏宁,慌忙道:“是我先勾引师尊的,师尊是无辜的。”

于琬琰不敢置信地道:“你勾引谢晏宁?”

陆怀鸩正欲再言,竟是被谢晏宁抢先了:“本尊与怀鸩两情相悦,本尊将择日明媒正娶,迎怀鸩过门,到时候,本尊会递请帖予于姑娘,望于姑娘赏光,前往渡佛书院观礼。”

于琬琰从未想过陆怀鸩会与谢晏宁在一处,加之闻得谢晏宁一席话,霎时怔住了。

回过神来后,她甚是庆幸自己并未深陷,不然,任凭她如何死缠烂打都不可能让一断袖倾心于她。

这世间断袖饱受歧视,当真与同性相守者寥寥无几,光明正大如俩人者更为罕见,她心底虽难免有些酸意,但仍是持祝福态度,当然前提是俩人与自己父亲被害一事无关。

谢晏宁不愿见于琬琰被陆怀鸩耽误,徒然浪费大好年华,才会说出上面一席话,但话音落地,他心口却溢满了彻底独占了陆怀鸩的愉悦。

按照原文,陆怀鸩所心悦之人应当是于琬琰,但于琬琰却心悦于上官淩,陆怀鸩为得到于琬琰,强取豪夺,不择手段,末了,死于上官淩手中,大快人心。

现如今,陆怀鸩非但已为他所有,且他肚子里还怀了陆怀鸩的骨肉。

这是谢晏宁第一回 向旁人吐露俩人的婚约。

陆怀鸩喜不自胜,即刻将谢晏宁的手扣紧了些。

“你若当真送喜帖来,我会考虑前往渡佛书院观礼。”于琬琰结束了这个话题,质问谢晏宁,“唐阳曦为何会占领渡佛书院,并邀天下名门正道共商大事?是你之阴谋,亦或是唐阳曦谋逆了?”

谢晏宁答道:“渡佛书院已被封锁,传不出丁点儿消息来,本尊不知到底出了何事。”

谢晏宁修为深厚,且已蛰伏于渡佛书院千年,若要对名门正道下手,何必如此麻烦?

前者的可能性确实远低于后者,但谢晏宁与陆怀鸩是否可信?

于琬琰正踟蹰着,听得谢晏宁发问道:“于姑娘为何来这北洮城?”

她回道:“父亲死后,我流光斋在名门正道间的地位一落千丈,若非有父亲的左膀右臂支撑,无异于一盘散沙。纵然我乃是我父亲的独女,要坐稳流光斋斋主之位亦是艰难,故而,我定要做出成绩来,不过眼前最为重要的自是查明父亲的死因,父亲既然死于‘吹雪掌’,我便须得上渡佛书院,见一见唐阳曦,倘若唐阳曦真乃害死父亲的凶手,我就算不要这条性命,亦要将唐阳曦拖入地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