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唐朝做道姑(69)

作者:楚山杳杳 阅读记录

此时,阿婆锅里的细面刚刚烫好,她左手拿了个黄竹笊篱,将面捞起,在手中颠了三下,沥了水去,右手拿着竹筷,将细面拨道海花碗里。

老翁拿起一旁炭火炉子上,一直文火热着的铜铫子,将清汤倒入碗中。

而后从案上的小瓷碗里,捏了竹夹子,抓了些青绿的葱花,散在浇好汤头的阳春面上。

这对翁媪显然是老手,配合的天衣无缝。让看着他们煮面的李玄玄瞧着无比适意,满满的烟火气。

老翁将阳春面端了上来,“慢吃。”

宋清尘看着李玄玄挑起面条,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你要芫荽么?”

“不要,阳春面里放葱花正好。”

他一笑,“我也觉得。”

两人步行回了南楼院子里的时候,元郎已经站在前堂等候。

“元郎,怎么样?”

“回公主,那假山中有密道,通着城外西南一处寻常人家。那人家并没有住人,专为这密道建的。按照此前计划,你会透露些粮草的事情给王甫一,我就找了僻静处,守株待兔,果不其然,不过半个时辰,那老儿从密道里出来了。”

“去哪了?”

“逍遥观。”

“逍遥观?”

宋清尘说道:“当年王甫一跟扬州刺史费了老大力气,将当初的王家娘子,如今的淑妃娘娘送给陛下。事后王甫一说找了道士瞧过,扬州西南风水好,有一小丘,可建道观,他便捐钱建了座道观,里面的道士门派属逍遥宗派系,那观便叫逍遥观。”

“你这意思,这观建造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王家出钱,建的是官家的观,自是有好处给那扬州刺史罢了。且陛下近年极信道法,这观因是淑妃母家捐造的,又是近里最大的道观,香火很旺。”

李玄玄问:“哦,那元郎可有进去?而后呢?”

元郎道:“他进了一个房间,那里居然有人把手,我攀到房顶,可那观的顶有许多层,却没听到他们说什么。”

“里面是什么人?”

“也未曾见到。”

“后来,他可出来了?”

“嗯,不过一盏茶就出来了,他去了……后山。”

“后山?”宋清尘疑惑。

她看向宋清尘,“后山怎么了?”

“那后山唤作云丘,一直传闻有狼,可云丘一面是逍遥观,另一面是千世寺,修道之人都忌杀生,因之前官府本要去捉狼,后来这事不了了之了。但是城中人都知,那山中有狼,自后来就没人赶去了。”

元郎继续,“嗯。他打着灯笼去的,因我跟着不好打灯笼,我就只在山口等他,不过去了一刻就回来了。之后仍是走的密道,回了王家府邸。”

“嗯,元郎不早了,今日你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是,公主。”

元郎退下之后,李玄玄问:“有狼的传闻,什么时候起的。”

“三四年前,”宋清尘与她对视一眼,“我明日寻个自己人,偷偷去查案宗,看最早是何时有这传闻的。”

第33章 钱五百金 都好好的,说人话

这早上日头大好, 李玄玄要去院子里的风一亭晒晒太阳。

扬州城的十月,有薄雪,也有日光, 所以称十月为小阳春。院中沿池塘遍植了一片山茶, 只有一朵着急的很,开出花来, 重瓣三层, 一半白色,一半绯红,煞是好看。

李玄玄坐在竹椅上,正翻着一本古集。

“姐姐,在看什么书?”

她合上古集,玉葱白指轻点了一下封页,给宋清尘瞧,是南朝梁代殷芸《小说》, 记录的是些街谈巷语, 野史杂记,“打发时间。”

“有意思么?”

“这个‘扬州鹤’有趣。”

“哦,那姐姐同我讲讲?”

“我晓得,你定是看过, 又来诓我,似之前瞧《莺莺传》。”

宋清尘眉眼微弯, “看过却没有你的见解,也是无趣。”

“待我有看不懂的地方, 再请教宋大才子。”李玄玄瞧着那株山茶,敷衍的说道。

宋清尘随着她的眼光望去,“今年冬天有些冷, 这株花开的倒是讨巧,这般着急作甚。”

“这山茶是什么品种?可有名字?”

“不如姐姐给取一个?”

“我瞧着那抹绯红好看,就想起一个词,洛神。”

“好名字,‘睹一丽人,于岩之畔’,恰这朵洛神山茶,也在池岩之边。”两人都望着“洛神”出神。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我倒觉得更适合公主。”寻声而至的莫陆离,补了这句。

“莫公子,可知我同姐姐在聊什么,便抛出这句?”宋清尘就差将“干卿底事”脱口而出。

莫陆离也不恼,“我说这句,是形容公主昨日宴上的装束,让人过目不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