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原配觉醒后,改嫁前夫死对头(212)
她着急跑过去,发现屋子里有三个染着黄头发的年轻小混混在往外扔她的东西。
郑琳娜连忙阻止:“喂!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就进入我的房子,还把我的东西扔出来。”
她心里已经猜到是秦渊的报复来了。
屋子里的人听见声音,回头看了她一眼。
其中走出来一个领头的小混混,上下打量她几眼:“你就是这里的租户?”
“是。”郑琳娜点头。
“这间房子被我们老大买下来了,限你两个小时内搬走。”
“但是我的房租还没有到期。”
郑琳娜不想搬。
她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租别的房子了。
而且当初她是偷了家里的钱和首饰跑出来的,偶尔回郑家,全家人都对她横眉冷对,再加上郑家卖掉了大别墅,现在一家人挤在市中心的小房子里,她是绝对不可能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住的。
如果从这里搬出去,她就没地方去了。
郑琳娜据理力争:“我一共交了半年的租金,现在才住了两个月,买卖不破租赁,就算是你们老大把房子买下来了,也不能强行把我赶走。”
小混混如果讲道理,那就不是小混混了。
郑琳娜据理力争的结果就是,她和她的行李一块被小混混们扫地出门。
手里的钱不够再租一套房子,郑琳娜蹲在墙角里大半天,眼看着天要黑了,再找不到地方睡就要露宿街头了。
她所在的街区,晚上治安混乱的很,天还没黑,就有许多烟鬼酒鬼上街。
每路过一个人,都伴随着猥琐打量的目光;
郑琳娜倔强只坚持了一下午,最终还是提着行李,拦了一辆计程车,灰溜溜的回去了郑家的小房子。
从此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乔穗将父母送上回丘平县的火车,自己也回了学校。
新学期开始,乔穗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书本里的知识。
大一大二的时候只懂死记硬背,用功费时,成绩却始终在中游徘徊。
大概是她的用功得到了成效,到了大三,她突然就开了窍,掌握了学习窍门之后,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成绩也突飞猛进,挤进了班级前三的行列。
同时也在系里出了名,整个历史系的同学都知道了二班有个狠人,学历史的同时,还跑去设计院旁听,冬九夏伏,暑往寒来,始终坚持。
一转眼,乔穗即将大学毕业。
这几年,秦渊依旧香江南洋海城京城四处飞,生意越做越大。
虽然聚少离多,但每次分别再相见,感情都会更浓几分。
去年,常爱民从高一带到高三的学生高考之后,就辞去了教师的工作。
县城里第一批吃螃蟹的生意人,在县城里开起了门面,做起了小生意,不到半年,商铺就开满了半条街。
乔建设和常爱民夫妻在里面看到了商机,再加上知道女儿将来有做服装设计师的打算,便开始尝试做起了服装生意。
她们不懂什么是复兴中华服饰,但她们知道任何行业,都是从微时慢慢发展起来的。
有父母在前头淌淌路,知道深浅了,以后孩子再走的时候,总是比摸着石头过河更容易些。
怕第一次做生意没经验,万一赔的血本无归就不好了。
夫妻两个一合计,觉得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商量之后决定,常爱民辞职,乔建设继续上班,他主动从校长卸任,转去更清闲的后勤工作,这样星期日的时候还能给常爱民帮帮忙。
这样,就算服装生意赔钱了,还有乔建设的一份工资当退路。
好在,服装生意做的很是顺利。
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小县城的服装市场几乎是空白的,常爱民和乔建设卖的货又都是乔穗专门在海城挑的款,时尚洋气,走的又是薄利多销的路子,所以几乎每次到货,都是很快卖空。
一年的时间,乔家的店铺从一间门面的小店,扩充到了三间。
乔穗毕业,将来势必要留在更繁华,发展前景更好的海城,于是夫妻两个又一合计,决定将店面开到海城去。
夫妻两个把自己的想法在电话里跟乔穗说了,乔穗举双手双脚赞成。
海城作为华夏的第二大都市,八十年代中期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虽说不是满地黄金,但乘着时代的东风,总能起飞一把。
不管怎么说,都比丘平县这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有发展前景。
拍完毕业照,拿到学位证书,乔穗的大学生活暂时告一段落。
她坐上返回丘平县的列车,和这个养育自己几十年的故乡,做最后的告别。
第125章 眼熟的孕妇
乔建设和常爱民要转让丘平县城里日进斗金的服装店,消息刚一放出来,就有许多有心人蜂拥而至,家里的门槛就快被踩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