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原配觉醒后,改嫁前夫死对头(163)
结果乔建设非常捧场,试穿了之后就没舍得再脱下来,到了傍晚,摇着扇子出去遛弯,实际上是专门找邻居们炫耀去了。
也难为他在7月的大夏天里,穿着长袖的衬衫在外面招摇,一点也不觉得热。
对此,乔建设表示:这可是小棉袄亲手做的衣服,再热他也不嫌热。
第87章 冤家路窄
到了王老师女儿结婚的这天,乔穗早早的就起床去了她家里。
送嫁的女孩一共有9人,取得是长长久久的意思。
当然,也有用6人的,六六大顺同样吉利。
大概是王老师送嫁专门找的是高学历的女孩,不拘远近,只要学历高就行,所以乔穗到了她家之后发现,她们送嫁的这九个女孩子,彼此都不太认识。
乔穗只认出四个,都是前几年在三中上过学的学姐,其他的四个,分别是一中和二中的,还有一个是王老师家的远亲,家是隔壁县城的。
女孩们年龄都相差不大,聊了一会彼此就都混熟了。
乔穗和林白玉关系最好,因为两个人是十几年的同班同学,只不过乔穗辍学了一年,所以林白玉比乔穗早一年高考,等到乔穗复读的时候,林白玉已经去南方上大学去了。
“我听说你寒假的时候去香江了?香江怎么样?是不是像书里说的那样,高楼大厦多的不得了?最高的有没有一百层?”
乔穗点点头:“高楼很多,不过没有一百层。最高的楼有218米,一共是66层。”
乔穗一家三口当时还专门去参观过。
“我在羊城上学,距离香江其实不太远,就是证件太难办了,想去见识一下也去不了。”林白玉遗憾的说道:“我有好几个同学,去年考雅思都是去香江考的,她们回来跟我们说香江特别特别好,以后一定要努力,争取考去香江留学,把我们都羡慕坏了。
本来我今年也想去香江考雅思的,顺便见识一下香江的风土人情。可惜,从今年开始,华夏也能考雅思了,想用雅思当理由都不行了。”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掀起了出国潮。
乔穗以前只听说了这两年出国留学的风潮吹得很大,但是因为自己没考虑过,所以一直都没注意。
听林白玉这么讲,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学生想出国留学。
“你想去香江留学吗?”
林白玉点点头:“肯定想去,只是我家条件不太好,可能给不了我太多的支持,我想的是看能不能申请全额奖学金,真不行的话,就先工作几年,存点钱再去。”
“那学成了,你是回来建设祖国,还是留在那边了?”
“我就是个小虾米,祖国哪用得上我。”林白玉毫不犹豫的说道:“能留在香江肯定是留下。我听说香江那边工资很高的,一个月能有五六千块,我妈妈在棉厂当工人,加班加点一个月才七十块钱,像我读书的羊城,那边的工资高一点,但是也才一百多两百多,都跟香江比不了。”
工作上班,奔的就是高工资。
香江工作好赚钱多,自然多的是人趋之若鹜,也怪不得这个年代人才外流了许多。
聊了一会,就该吃早饭了。
吃完早饭,新娘家里开始上客了,也就没有闲聊的时间了。
乔穗跟在新娘的身边,笑的脸都僵了。
到了中午,跟着迎亲的队伍到新郎官家里去。
新郎家的镇上距离县城有些远,接亲用的是一辆稍微体面一点的带箱货车,就这还是托了关系花了钱费了老大劲才租来用的。
没门路的,只能租农村的拖拉机。
新娘和新郎坐在前头的驾驶室里,她们这群送嫁的,就只能坐在货车的车斗里。
土路不平稳,在车上一颠一颠的,差点把早饭都被颠出来。
乔穗这时候非常庆幸自己不晕车。
卡车每过一道路口,还会放一声鞭炮,噼里啪啦,十分喜庆。
半个小时后,卡车终于停在了新郎家门口。
乔穗迫不及待的下车呼吸新鲜空气。
终于,又活过来了。
林白玉就站在乔穗的旁边。突然,她拉了拉乔穗的袖子,压低音量:“乔穗乔穗,你看前面那个是不是梁宪?”
林白玉和梁宪也是同学,认出梁宪是理所应当的事。
乔穗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当没看见,不用理他。”
她从常爱民的口中知道因为陈招娣病重,梁宪早在一个月前就回来伺候他老娘了,也预想过可能会遇见,但完全没想到事情竟然真的会这么巧!
真是冤家路窄。
梁宪恰好此时转头,眼神正好和乔穗的一瞥对上。
看什么看?
晦气!
乔穗忍不住朝着梁宪的方向翻了个白眼,拉着林白玉的手,跟在拜完堂新娘的后面,走进新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