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甜宠女知青(42)
“谢谢刘婶。”林建业接过刘母手里的碗,仰起头就喝了起来,他也确实渴了厉害。
“慢点,慢点喝,小心呛着。”看着他喝急,刘母一脸心疼。
看他喝完,刘母接过碗,又去屋里给他舀了一碗端了出来。
因为家里没有暖水瓶,刘母身体原因也不能喝凉水,所以一般都会烧些开水,也不舀出来,就那么留在锅里温着。
这会儿喝,不热不凉的,刚刚好。
又喝了一碗水,林建业才解了渴。他把放钱票的袋子从胸前掏了出来,递给刘母。
“婶儿,这是今天卖肉的钱票,您先收起来,等爱国回来咱们再分。”
听林建业这么说,本要张口拒绝的刘母没再开口,她接过了林建业递过来的袋子,手微微有些颤抖。
她想,等分了钱,再加上她好好喂养那些兔子,等到了年根底下把卖一批兔子,是不是到了明年,她就可以给儿子娶一个可心的媳妇了?
爱国是不是也不用那么辛苦,天天干那些公分虽高,却太费力气的活计?
是不是也不用为了公分,连一天假都舍不得请?
林建业假装没有看见刘母眼里的泪花,他拿了把柴刀出门,准备多砍些藤条编兔笼。
王乐乐这边,因为迷路还被个不认识的男人取笑了,她又气又自觉丢脸的跑开后,顺着男人给她指的路,走走停停想想的终于看到了知青点的大门。
这会儿的知青点,老知青去了地里,新来的知青也没在院里,不知道都在干嘛。
王乐乐径直走到自己的房门,掏出脖子上挂的钥匙,打开昨天新买的锁进了屋子。
她把自己摔在炕上,用枕头捂住脸,这才“啊,啊”的叫了起来。
太丢脸了,丢大脸了,脸都丢到了太平洋。
透过枕头,传出那呜呜的喊叫声,持续了好几分钟才结束。
过了好一会儿,平复好心情的王乐乐坐了起来,抬手揉搓了一下自己的小脸,这才恢复正常。
算了,丢脸就丢脸吧,反正她也不认识他。
即便丢了脸,也没其他人知道。
就是她的浴桶和炕柜,只能等米知青下工回来,看看她有没有时间陪她去了,没有也没关系,反正她也不急用,等她熟悉了路,到时候再自己去。
看着放在地上的粮食,王乐乐觉得到时候还得多打个木头架子放地上,到时候把行李箱和其他杂物都放在上面,免得放地上受潮。
这屋里的地可不是水泥或是木地板,都是把土压瓷实了,好处是洗脸洗澡后,撒上水也不怕,它容易渗下去,坏处就是它不防潮。
听米知青说,他们刚开始来不知道,很多东西放地上,最后发现时挨着地的那面都长霉了。
王乐乐听她这么一说,把买回来的东西都先放在了炕上没睡人的另一边,准备等打好炕柜后再把它们放在炕柜里。
这不,因为心里有了这事儿,她就找老知青打听了木匠家的位置,今天找了过去。
谁知道……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其实王乐乐觉得知青院里的大多数知青都挺好的,很热心,她有什么不懂,他们也都会告诉她。
不过也不排除每个地方,总有一些奇葩的存在。
昨天从县城回来,他们六个新来的知青就找大队长预支了三个月的口粮,等到他们赚了公分后,从里面扣掉。
背着粮食回来,他们这才有了底气。
等到晚一点的时候,一个女知青从外面回来,看到他们在时,明显吃了一惊。
随后,女知青有些不自然的问道:“你们在啊?”
“对!”
大家知道她提前回来是准备做晚饭的,头天晚上老知青就告诉他们了,知青所除了两个人以外,其他人都是一起搭伙吃饭的。
大家排了一个表,两人一天的轮流提早一个小时回来做饭,至于地里的活儿,其他知青就帮着一起做了。
他们几个新来的,米知青说到时候也会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
如果不想搭伙,也可以和她说一声。不过要自己单独吃,除了要和他们做饭时间岔开以外,就是柴火这些,也要用自己的。
知青点的人不是没有想自己单独吃的,可每天下工回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再去捡柴做饭,谁有那个精力?
这不,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就这么将就着一起吃了。
至于那两个不和大家一起的,老知青们没说,他们也就没再开口问。
以后久了,自然就知道了!
既然这天刚好轮到了这个女知青和另一个男知青做饭,那么,为什么没留他们的早饭,也就是他们两个知道了。
“黄知青,我们是不是要把今天的口粮交给你?”刘小娟柔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