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甜宠女知青(105)
可农村姑娘,有几个有读书的机会?
现在又不考大学了,就更没人把上学念书当回事儿。
也有在家受宠的女孩子上学读书的,可只要能考上初中,还能交的起学费接着读的,哪家条件会差?
差了也交不起那一年十几块钱的学费不是?
要知道,刘爱国家,以前他幸幸苦苦全年无休的上工,一年到头也才能分二三十块钱。
就知道能拿出十多块钱给闺女交学费的人家有多受宠了。
这样的人家,家里姑娘只会往高处走,谁会愿意找只有小学文凭的刘拥军啊?
读过书的姑娘家都有些浪漫主义色彩,想找的是可以和她一起写诗聊理想的灵魂伴侣。
刘拥军在这方面,就有些欠缺了。
虽说刘拥军干活的确厉害,人也踏实能干,可爹妈看的上,闺女看不上,那也白搭不是?
刘拥军因为眼光高,想找个识文断字的文气姑娘,却总遇不到合适的。
不是他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他,就这么被耽误了下来。
这几年常有知青因为受不了乡下的苦,找本地人结婚过好日子的,刘拥军也不是没想过也找女知青谈对象,可他妈不同意。
刘拥军他妈嫌弃知青娇气干不了活儿,说娶回来就像娶了一祖宗。
还说知青都不安分,他们都是从城里来的,骨子里就看不起农村人,等有机会了肯定是要抛夫弃子,想办法回城的,所以坚决反对。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刘拥军他妹妹喜欢上了一个男知青,天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
她给人家送吃的,喝的,替人家干活儿,可东西人收了,她干的活也换成人家的公分,除了换了句“谢谢”,她还有什么?
挨了她妈好几巴掌的打,最后也没见那个男人松口和她处对象。
刘拥军他妹为了替那个男知青干活,自己的公分都不要了,这次分粮,刘拥军家比去年少了好多粮食。
为这事儿,他妈把他妹关在家里不让出门,誓言让他妹和那个知青断干净。
刘拥军他妈还天天在家骂知青都不是好东西,时不时叮嘱刘拥军,千万不能找知青。
他妹妹已经因为知青名声不好了,他可不能也在知青身上摔跟头。
索性刘拥军也没怎么和那些女知青接触过,并不是非谁不娶,也就如了他妈的愿。
但第一次见王乐乐,却让刘拥军的心跳快了一瞬。
那天队里给大家分粮食,村里人都来了。
会计念一个名字,就有人上去核对自家公分记得对不对,然后等核算完签字按手印后,和家人又背又抬的把分到的口粮弄回家。
村民三三两两,四五成群的围着会计成了一个圈,等着他念到自己的名字。
一年忙活到头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刘拥军当然也在人群中看热闹。
在闹哄哄的人群里,刘拥军听到会计念了一个他从没听过的名字,然后从人群外面走进来了一个女同志。
看到她,刘拥军忽然心跳的厉害,心想她可真白啊,比他妈做的白面馒头都白。
当时,和刘拥军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王乐乐当时下乡才一个多月,又因为在晒谷场看粮食,每天都在树荫底下,根本晒不到太阳,她本身皮肤就很白,这样一来,和那些扎扎实实在地里辛苦了一个月的女同志,肯定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大。
像胡玉霞,她本来皮肤就不白,又没有王乐乐的运气可以偷懒,等双枪结束后,她更是黑了一个度。
两人站在一起一对比,一黑一白,这让同样娇气的胡玉霞怎么受得了,直接就给气哭了。
那几天她为了不和王乐乐站在一起太惨烈,胡玉霞都开始躲着她了。
王乐乐一连好多天没听到胡玉霞阴阳怪气的声音,耳根子都清净了不少。
白的发光的王乐乐在一群黑悠悠的人群中穿插而过,眉眼弯弯的走到会计跟前,随意瞄了下会计的账本就拿笔签字。
然后,她领到了她的口粮——三十多斤的红薯。
大家一开始是被王乐乐的容貌震惊,后面就是被她手里提着的粮食给震惊到了。
三十斤红薯,那够吃几天?
即便王乐乐看起来应该吃的不多,也只能吃一个月有没有?
老人看到王乐乐提着的粮食,嫌弃的撇了撇嘴,心道长的好有什么用?
长的好还不是干不了活儿,饭都吃不饱。
年轻人想法就更多一些了,女同志看见男同志的目光都注视着王乐乐,心里是羡慕嫉妒。
男同志,纯粹就是看到一漂亮姑娘倏然出现,有些心猿意马,神不守舍,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