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116)
画只有中间点缀了点乡野景象,周围全部是空白一片——虽然中国古画讲究留白意境, 可这留白也太大了吧?
一旁的顾墨林没被郭老板的故事给忽悠住,他看了古画几眼,便继续追问来历:“郭老板,听说你常年在西北一带收购古画,这幅画究竟是哪里收购来的?”
郭老板信誓旦旦道:“这是敦煌古玩市场上收的,敦煌西北部不就是古代的玉门关吗?那块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朝的王爷死在边疆要塞也很正常吧?”
林蓉忍不住抿了抿唇,顾墨林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有话要说,干脆问道:“小林,你是学文物鉴定的学生,你怎么看待这幅古画的来历?”
“我对古画没什么鉴赏能力,只不过郭老板,您可能搞错了一件事。”林蓉笑着道:“明朝边疆的西边大门不是玉门关,而是嘉峪关。这两个地方相差500多公里,嘉峪关在甘肃嘉峪关市,玉门关在敦煌。”
她真不是拆对方的面子,这是历史学的基本常识:“所以明朝的王爷不会跑去玉门关镇守要塞,明朝的关西七卫里也没有玉门关。后期明朝衰弱,难以维持关西地区的统治权,所以只好锁国,断绝了和西域的往来,兵部更不会往那边派出军队。”
“”郭老板怔了怔,脸上顿时“腾”一下炸了花。想不到这大美女把历史典籍信手拈来,一下子挑出了他话里有错。
顾墨林眼中掠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的小秘书不光是人长得漂亮,肚子里还都是墨水。想了想,他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这幅古画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林蓉想了想,她如果直接说是赝品,只怕郭老板杀了自己的心都有,于是旁敲侧击,先从唯一真的地方开始说起:“这幅立轴的纸是没问题的,用的是徽州澄心堂纸,这肯定是宋朝上流社会的子弟才用得起的好纸。”
“林小姐好眼光,澄心堂纸是古画里最高档的纸,市面上没几幅古画用得起这种纸!”郭老板想挽回面子,还在吹牛不打草稿:“光是这澄心堂纸的价格,一两百万都没问题。毕竟是保存了将近一千年的宋纸,这就是稀世珍品!”
林蓉:其实,故宫博物馆的地下仓库里,有好几吨没用完的宋朝澄心堂纸?
顾墨林用目光示意她继续往下说,这是在等她揭开谜底,碍于上司的要求,林蓉只好继续道:“但是这幅画里有一点古怪的地方。”顿了顿,她指了指画中的一条河流:“右边的水里,所有的船都是顺流而下,只有一艘逆流而上,而且帆挂的是顺风帆。
这是个逻辑常识,河中顺风帆的船,不可能逆流而上。因为水流往往和风向是一致的。
“”
郭老板顿时瞪大了眼睛,差点没绷住,这点逻辑错误意味着什么?!古画懂点内行的人都知道。
顾墨林也淡淡道:“我在书上看过,清朝中后期,苏州民间造假作坊仿古画盛行。其中苏州桃花坞一带,有个大型的造假作坊,专门生产高仿古画,名叫苏州片。有些上等苏州片工艺高超,几乎以假乱真。而造假者为了和真品区别开来,就故意在画中留下几处瑕疵,只有内行人才看得出来。”
顿了顿,他扫了郭老板一眼:“这东西倒是和苏州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郭老板满头大汗,今天他是碰到了林蓉这根硬茬,真的是大丢颜面,只好解释道:“是我看走眼了,哎呀,我真是老眼昏花了,怎么没瞧出来这水流有错误?!”
林蓉无语凝噎,她看这古画多半不是从西北收购来的,就是在苏州造假作坊里生产的赝品。所谓苏州片苏州片难道还要去西北镀一层风沙吗?
话说回来,提到西北的古董,她忽然想起了陆澄砚正在追查的沈老板这位郭老板是苏州本地的古董商人,他会不会认识沈老板呢?
不一会儿,酒过三巡,郭老板就要抬脚走人了,他实在是没脸和顾墨林谈笑风生。
古董这一行讲究“买卖不成仁义在”,顾墨林也没有为难郭老板,只是让自家小秘书去送客。
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走出了酒店大门,林蓉正想跟他打听一下沈老板,却看郭老板眯着眼道:“林小姐,我身边就缺少个像你这样的人才,要不然也不会吃这样的亏顾墨林给你多少薪水?只要你跳槽到我这里来,我可以支付给你双倍!”
这是当场挖墙脚吗?林蓉皮笑肉不笑道:“郭老板,这是哪里的话?顾老板对我挺大方的,一年一百万的薪酬呢。”
“才一百万?!”郭老板豪爽万分道:“只要你过来我这里上班,我给你三百万不,五百万一年的薪水!”这是小瞧了他们苏州商人的财力不是?这样的美女鉴定师,全中国打着灯笼都寻不到几个,顾墨林就这么扣扣索索给她一百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