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养夫(173)
“你说她要是当年不眼高手低退了的亲,现在的日子指定过得也滋润。”
“嘁,那一家子都是作的,现在变成这样,怪谁?”有人嗤之以鼻道。
沈楠听着村民的议论,笑了笑没有说话。
在段玉娟和段财生的事情上,他就已经看出来了段父的为人,用男版白莲花来形容也不为过。
“哎原婶儿,亏得你家小荞当年没嫁去她家,不然你瞅瞅,那段家就是个狼窝,一摊子烂账不说还没一个心肠好的。” 有人见沈楠她们在这边,凑上来套近乎。
这人沈楠认识,是村东头的玉婶子,她家女儿在跟着顾小荞做珠花,她见过她两三次,但不熟。
“这也合该是你家小荞的福气,没跳进她家那个火坑里,不然遇上现在这事儿,可咋办啊!”
顾母笑了笑,不置可否,段家的事,她不想再掺和,听听耳边风也就算了。
只可惜,那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段家的事,见段母不搭话,她又将话题引到了顾小荞身上。
“原婶子,你家荞荞这一过年,也该十八了吧。”
“嗯。”顾母点头。
如此干巴巴的回答,倒教玉婶子有些不好开口,但想起自家的那个心比天高的侄子,只得硬着头皮道:“那可许了人家,这马上她爹的孝期就过了。”
在大顺朝,父母死后,子女要为其守孝三年,但因着这连年的战乱,损耗的不只是国库的银子,还有人。
连年战事,这一批批男丁上战场,活着回来的又有几个。如今战事已平,朝廷便开始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百姓多生养,以便解决人口问题。
守孝三年,这期间能造多少人了,所以朝廷几番斟酌下,决定将孝期改为一年半。
顾老爹是前年秋天没的,今年春天一过,差不多就一年半了,而且顾小荞今年已经十八了,按大顺朝的女子适婚年龄来说,她都是老姑娘了。
若是去年,顾母还能用顾老爹的孝期挡过去,可今年……
她隔着沈楠瞅了一眼顾小荞。
顾小荞自然也是听见了玉婶子的话,也明白了顾母的意思。可想起江停风,她眼中闪过一抹失落,抿着唇低下了头。
顾母也不清楚她和江停风到底是咋想的,明明郎有情妾有意的事,可偏偏就是憋着不说。
她一直以为是顾小荞一个女儿家不好意思,所以也曾试着暗示过江停风,可那小子滑头得很,三两句话题就跑偏了。
所以她到现在都不知道两人这是怎么个意思。
但看顾小荞并不想谈这件事,顾母也不想为难她,笑着婉拒了那人,“她爹的孝期还没过,这事儿暂时不急。”
那人眼睛一亮,听顾母这意思,明显就是还没定下人家嘛。
她总看着顾小荞和那个江公子出双入对,还以为他俩是一对呢。
这事若是搁在以前,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总和别的男子混在一起,她们指定认为那女子不守妇道,女德败坏。
可这一年时间里,靠山屯的女人们可没少抛头露面,更何况,那人可是江停风和顾小荞。
且不说江停风是从云阳府来的能不能看上顾小荞,就是顾家这一年来做的事,也足以让他们相信她的品行。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才会想为她侄子说成这门亲。
她那侄子是个秀才,学问不错,但就是为人有些傲气,如今十八也是该娶媳妇的时候了,谁知他左挑右挑都不满意,最后在他娘的逼问下才知道,他那次来她家时玩儿时,在私塾里遇见了顾小荞。
他说顾小荞眼里有灵气,而且整个人就如荞麦花一样,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很是吸引他。
她知道以顾家现在的财富和地位,想和他们结亲的人比比皆是,可她看侄子这次是真的动了心,便想着帮他一把。
至少先打听清楚具体情况在看。
不过现在看来,她侄子还有机会。
第73章 “公子,外头来了……
虽然一到年节就提结婚这事在现代不少见, 但沈楠还是对这事儿上了心。
“怎么了,怎么瞧着闷闷不乐的?”自祭祖回来,顾三郎就发现沈楠一直皱着个眉头, 肘着脑袋不说话,似是有什么烦心事。
“今天有人跟娘提了小荞的亲事。”沈楠侧首看他。
“那又怎么了?”顾三郎给沈楠倒了一杯热茶,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好愁的,“女儿家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况且, 江停风不是对小荞有意思吗?”
“就是因为他对荞荞有意思,荞荞也对他有意思,我才更愁。”
沈楠坐直了身子, “我看江停风对成婚似乎很抗拒, 自从白柔那事儿后, 他俩的关系那可是突飞猛进, 可我总觉得隔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