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来归[重生](69)
岑远一边喊着“小心些”,同时也去到河边,将河灯放入水中,闭上眼,无声地祈福。
片刻后,祈福毕,他睁眼再看,就见晏暄也同样放完了河灯,正巧朝他看来。
夜深了,月光越发繁盛,盖在晏暄身上,仿佛为他套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蓦地,岑远转向那两个小孩,又问他们要了两张纸,而孩子们朝岑远认认真真地道了谢,便跑去稍远些的上游去了。
晏暄望着那两个孩子的背影,忽地转过视线,落在岑远手上,见他又在折着河灯。
“故人指的是……”晏暄下意识开口想问什么,但原本想出口的话只在他舌尖转了一遭,又被咽了回去。
他转口问道:“太子?”
“太子?”岑远明显没有反应过来,好半晌才摇了摇头,“不是。宫中哪能让人放这个,就算放了,还不等顺着水流漂出宫墙,就定会被守在宫墙处的将士捞出去了,哪儿还能传到它该去的地方。”
他苦笑一声,道:“这位故人……是真的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实际上,在岑远这两辈子里,拢共也就放过一次河灯——那还是上一世母妃去世后,他一个人在城外私自放的。
因此,尽管相隔并不久远,但之于他而言,却已经是不同的时空,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晏暄看着他手上的物件:“那这个呢?”
“这个啊……”岑远故作神秘地拉长了语调,继而没有接话,专注地将河灯折完。不多时,两只河灯在他手中成型。
“上次乞巧,我要做剑穗给你,结果那同心结也是你帮我系的,之后还送了我你母亲的玉佩。”岑远道,“好事都让我给占尽了,我却没能给你回报些什么。”
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却是最不能说的。
不管晏暄究竟是出于什么缘由,但如果不是他不管不顾地带自己离开长安、走出樊笼,恐怕现在他也依然只能一个人在府中辗转反侧吧。
晏暄轻轻敛眸:“我不介意。”
“可我介意。”岑远道,“我不想总是一味地接受你的好,那对你不公平。”
闻言,晏暄神色一黯,张了张唇,最终却没有说出任何话。
岑远方才一鼓作气地灌下了整坛酒,这会儿酒劲上来,让他丢失了原有的反应和观察力,再加上近日来的忧心忡忡,使得他没能立即察觉出对方态度中那微乎其微的不对劲来。
“虽然不知道峥族人有没有放河灯的习俗,但毕竟是入乡随俗嘛。”他兀自说着,同时托起晏暄的手,将其中一只河灯放入对方掌心。
紧接着,他将另一只河灯轻轻放到河面上。
“纸舟简陋,但我做的时候绝对是诚心诚意。”他说着忽然笑了下,“虽然你母亲现在早就已经投胎转世了也说不定,但我依然希望,河灯能够盛着我的祝福和你的思念,一同传达给她。”
晏暄垂首看着那河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
他本就不是会过分表露出自己情绪的人,很快就将方才不适合的情绪压制下去,随即对着盏河灯默念片刻,将其放在了河面上。
水波立刻承载着思念与祝福,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地方漂泊而去。
岑远跟着在晏暄身边抱膝蹲下,看着河灯越漂越远。渐渐地,他的视线却从河灯转到晏暄的侧脸上,就看见漂远的烛光以单薄的力量映照出对方沉静的神情,配合洁白的月光,就像是勾画出一副至柔至刚的山水画。
岑远看着愣怔许久,接着忽而想起什么,伸手在对方手臂上戳了戳。
晏暄收回视线,看向对方。
“我还记得你之前说过。”岑远道,“你母亲在还未生下你的时候,每日都会对你唱一首歌,用于祈福?”
“嗯。”晏暄应声。
岑远问:“那你会唱吗?”
晏暄点了点头,又立刻横着摇了摇:“那歌是用峥族的语言唱的,我不懂。小时候父亲唱过,但他也只在潜移默化中记下几句,而且……”
“而且?”
晏暄抿了抿唇,似乎是不知该如何说才好,片刻后才决意直言:“父亲唱歌很难听。”
岑远稍是一愣,随即又倏然笑出声来。他再一次坐到杂草上,扯了根草,在对方颈项间撩拨了几下。
“小将军。”他唤道,“那你教我唱唱呗。”
晏暄觑了他一眼,双眸微垂:“我唱得也难听。”
“你觉得我会介意?”岑远笑了笑,“既是祈福,那今日不是再适合不过了。”
见对方依旧绷着张脸,岑远又挪动两下身子,径直贴到晏暄身侧,歪过脑袋由下往上地盯着他瞧,唇角上扬。
“小将军,好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