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王爷当白月光替身之后(21)
宋澜抬眼看他。
老人个子瘦小,身上明显收拾过,但仍可以看见头发枯槁,眉间有很深的皱痕,现在脸上的表情有些呆,嘴里说的话也似疯话。
周寅不知道他竟然是个痴呆,怕冲撞了王爷,连忙叫人把他带下去。
宋澜抬手制止:“等一下。”
他与老人的目光对上,站了起来,走到老人跟前,问:“阁下是?”
老人“嘿嘿”地笑了声,说:“我就是宋教授啊!”
宋澜轻轻垂下双眼盯着他,道:“这里都是我的人,你放心。”
听到宋澜这句话,那老人才微微收了表情,目光中都是凝重,他撩起衣摆跪下,道:“参见齐王殿下!”
宋澜的护卫警戒地拔出刀来,宋澜看了他们一眼,示意他们将刀收起来,说:“阁下请起。”
老人磕头,声音有些颤抖:“殿下,小人只是晋王殿下麾下一名普通的谋士,此次冒然找殿下,是斗胆禀报长陂一战的事情。”
宋澜皱眉。
兵部。
书房外侍卫把守着,书房内,宋澜、周寅和老人对坐。
老人原是晋王幕僚,叫杨靖。长陂一战后,他侥幸从长陂逃了回来,九死一生,辗转到了上京,才知道晋王早就下葬了,且因被扣上追穷寇的罪责,身后背负骂名。
他知道此事不简单,不敢贸然暴露身份,所以只敢找能信的人。
只是晋王旧部被太子宋涵针对,一个个都被贬出上京,其余那些都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再淌这浑水。
最后,经人指点,杨靖这才找宋澜,只是一个平民要见王爷太难了,何况见到了王爷,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杨靖只能一边装疯卖傻一边等待时机。
直到不久前,他见北境军营都统周寅在找一个叫“宋教授”的人,于是自己找上门来,先骗过了周寅,总算来到了宋澜面前。
他细细说着长陂发生的事——晋王根本不是为追穷寇,而是为了救人,他先率领二千人马出了营地,而杨靖是谋士,年纪也大了,自然没有跟上。
然而没过多久,有一小队人马匆匆回来,说晋王遭遇埋伏受困,于是将军华川霖率领一千人马前去营救,杨靖就是跟着华川霖走的。
谁料到刚启程没多久,他们这一千多人就受到岳国大军的埋伏,杨靖因为腿脚不好,走起来慢,就在队伍尾巴,反而因此躲过一劫。
杨靖说:“我回到上京,才知道叶监军竟然说晋王是为了追穷寇,而且还凑齐了人证物证,但殿下,这事绝不是表面这样!”
宋澜点点头,食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说:
“你说的这些,我们也在查。”
在宋澜的示意下,周寅把目前整理好的一些文书拿了部分给杨靖看。
杨靖翻着翻着,又不由哭了起来:“可怜晋王殿下,可怜华将军,可怜三千好男儿!”
宋澜问:“晋王去救了谁?”
杨靖摇头,说:“只知道出发前晋王殿下很生气,他好像还说了句‘这是最后一次,再有这种事本王绝不帮忙,要死就死在那吧’,但后来,还是率着人马走了。”
宋澜轻轻点头,说:“我明白了。杨先生久未休息,今日就在这歇下吧。”
杨靖连忙摇头,说:“小人在王爷这儿歇息,恐怕会落有心之人的耳目,坏了王爷的事。”
宋澜说:“你放心,这里是我的地方,他人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这个他人,自然是说宋涵。
杨靖谢了又谢,跪下磕头,说:“幸好还有齐王殿下挂心,几千魂魄总有一天能洗清冤屈!”
将杨靖带下去后,周寅跪下请罚,他怎么也没料到这个老人竟然有这样的身份,自己没查出来,反而将他带到王爷面前,好在今日这人是晋王旧部,不然他的罪过就不止是失职了。
宋澜让他起来,周寅看宋澜暂且没因此事责怪他,这才感叹了一句:“没想到找个‘宋教授’,居然能找到晋王旧部,王爷英明。”
宋澜凉凉地看了他一眼——英明?他真正想知道的,还没找到。
周寅问:“王爷,您是如何看出杨先生一开始在装痴呆的?”
宋澜淡淡地说:“若有对照,你自然就会明白。”
其实,正是华云晏装得太像,宋澜才看出杨靖的不同来。
宋澜一下子回想起华云晏,她一装起痴呆来,眼神呆滞,饶是那副好面孔,也感觉缺了灵魂一样,若不是那夜她自己暴露自己并非痴呆一事,他或许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来。
他抬手按了按眉间,拧着的眉头稍稍展开,嘴角也微微一松。
外头天色已晚,周寅如往常那样问了句:“王爷,今日还在兵部歇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