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凰梦(914)
他是天生的王者,我想象不出,除了坐在这御座之上,他还能做什么?
“跪!”
宦者高喊,众臣山呼万岁。
“起。”
“跪。”
……
三拜九叩,此乃圣人可汗才可享有至尊。
我看不清大殿之下,广场之上是如何的气势宏烈,却心知,其巍巍盛状,自是无与伦比。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原来说的,便就是这样的场景啊……
我不由得想起这句诗,只是若非身临其境,实难感受这绝无仅有的恢弘与霸气。
难怪,天家之威,人人向往之。
众人叩拜,何泉手持诏书,宣读
“朕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也。乖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昃,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吾皇万年!”
众人听罢,皆深以为然,叩首敬拜,杨坚嘴角带着胜利的笑意。
何泉宣召毕,杨坚起身,道
“朕之祖上,起于武川,辗转千里,于朕这一代,终成霸业。朕无一日,不感念先人。而今日,众臣各国于下,朕独在上,又觉高处酷寒,朕只能时时谨慎,才不至于违拗天意,因此日日惶恐。朕恢复汉制,修订《开皇律》,设立三省六部,开科举取仕,若无众卿,朕定无所成。朕知自己天性沉猜,不能尽下,又无宽仁之度。然而众臣仍于朕之两侧,尽心辅佐,朕甚为感念,在此,多谢各位!”
杨坚声音洪亮,器宇轩昂,如何看得出,是六十岁的古稀之人?
他对殿下众臣行礼,众臣惶恐,急忙下跪拜他。
他起身,道
“朕这一生,历经魏,周,才至今日之大隋。权臣宇文护,齐之高纬,陈之叔宝,北境突厥,乃至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是这些欲置朕于死地之人,与朕之建功立业之机。是他们,给了朕这千古伟业!”
“陛下万古流芳!”大臣们拜谢。
杨坚一挥长袖,负手而立,凤眸犀利,却是又有傲视天下的傲然,道
“今日万国来朝,方知这据于天地之巅,手握万疆之权,身负千古之业之威隆!如此人生,不枉朕走这一遭!只愿来生,良辰,能将,宿敌皆不要错过,你我一同,再造一番千古霸业!”
“吾皇万年!”
煌煌之声振聋发聩,响彻天地。
杨坚张开双手,长袖及地,俯视万生,这便是万人之上,这便是九五之尊!
我望着他的背影,却不那么清晰,有些恍惚。
记得上次这番场景,还是他登基之时。
那时我看着他,觉得看着自己的男人征伐天下,建功立业,豪情万丈。可是今次,我觉得,他好辽远,好不真实。他更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不是我床榻边的那个,会抱我,吻我,睡着之时可爱的像个孩子一般的男人。
我觉得他雄伟,可是他,不是我的……
他属于这个天下,属于他自己而已……
第442章 经世济民
宴会开始,鼓乐齐鸣,金尊玉觞,觥筹交错。鸣钟击磬,乐声悠扬。舞乐伶优,歌舞升平。
众人脸上的笑颜显得有些浮夸,官员使臣皆交杯畅饮,很是开怀。
我坐在杨坚下首,偶尔小酌,却几乎没吃东西。
我没办法像他们那样敞怀,而身子虚弱,无甚胃口,于是只能饮两口,便就作罢。
“夫人,若是别的吃不惯,至少喝点粥吧。”梅子心疼不已,给我盛了些粥。
我喝了一口,眉头微蹙。
这是鸡肉粥,有些反胃。
于是只能用绢帕捂嘴,将吃的一口粥吐了出来。
“夫人,您一直吃不好,怎么会有精神呢?”梅子担忧道。
我侧头看到与杨坚与从西域方才回来的长孙晟正说话,神色严肃。
因染干迎娶安义公主,设计杀害宇文英蕴。引起都蓝可汗雍虞闾暴怒,引得雍虞闾与大隋反目成仇。随即联盟达头可汗玷撅合攻染干。
开皇十九年,染干兵败塞下,只剩百余部众,幸得长孙晟带援军击败雍虞闾和玷厥援军才得救。杨坚见其势力甚衰,而正好可利用其名号。于是命长孙晟设计挟持染干到了长安,威逼利诱其入塞称臣,彻底臣服大隋。因此杨坚封其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命其在朔州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