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凰梦(646)
郑译以此上奏,认为韦孝宽有通敌之嫌。
不过普六茹坚心中清明,对于郑译的上奏一笑了之。
韦孝宽之所以未急着出兵,除了为了避开敌人锋芒之外,还有一层顾虑。若是沁水以东皆是敌阵,那么他如何行军便就有所不同。若是仍有人忠于朝廷,与东岸与之呼应,想必韦孝宽便可随机应变。
自从那次之后,我便有了机会日日在天德殿偏殿陪伴普六茹坚。他命人在偏殿内放置了一副巨大的行军图,如今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着,我着实不太明白。
只是看着那成堆的战报,每日便都有几处举兵响应尉迟迥,便就越发的担忧。
不过我与普六茹坚面上从未表现出忧虑,只是为了让对方不要担心,也是为了给对方信念。
“左丞相,这些是昨日的密奏。”
夜以深了,普六茹坚仍在埋头批改公文,而我则拿着烛台仔细的瞧着地图。
如今他们对峙在沁水,其实离邺城并不遥远,若是能攻破尉迟惇便可成直捣邺城,如此看来,纵使如今烽火遍地,他们并不是毫无忌讳。
我不由得也开始钦佩起韦孝宽,此人眼光精准,便就钉在敌人的咽喉,让其无法动弹。
普六茹坚些许的疲累,让长孙平将密奏放下,便抬手让他出去。
他放下笔,揉着眉心,显得些许憔悴。
我回过身,看到他如此这般,很是心疼。于是走到他身边,放下烛台,说道
“若是乏了,便回去休息吧……”
他听罢抬起头,微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些密奏必须看完,你先去休息吧,你的身子抗不得累的。”
我听罢摇摇头,说道
“我不要。”
“听话……”他微微蹙眉,摸着我的头说道。
我不理他,拿起密奏说道
“要不,我帮你读密奏吧?”
他看着我,眼里有隐隐的责备。可是我全然忽略他那些许甜蜜的小负担,打开放在最上面的一本密奏。
“此密奏乃是长史李询奏报,”我读到
“臣李询密奏‘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迥饷金,军中慅慅,人情大异。望左丞相明察。’”
这是说,梁士彦、宇文忻和崔弘度私下里收受尉迟迥的贿赂,已被策反?
我看向普六茹坚,而他果不其然,无法将此事当做耳旁风。
我道
“可是接到过其他奏报?关于这几人的?”
普六茹坚摇了摇头,神色清冷的眯起了眼睛。
“来人,”片刻,他唤道
“李德林可是还在宫中?”
何泉进殿回禀到
“还未曾离开。”
“寻他来。”普六茹坚吩咐,何泉听罢告退。
李德林很快便随何泉进殿,他方才想行礼,便被我打断道
“李使君免礼,看看这个。”
他见我如此,还是行了一揖,上前接过李询密奏。
他的神色微变,却不似我与普六茹坚那般阴沉。他微微一笑,合上了奏折,上前放到了普六茹坚面前的几案上。
“请问左丞相,可是有何决断?”李德林问道。
“以防万一,可是能将此三人召回?”普六茹坚手撑几案,身子前移,问道。
“臣以为,不妥。”李德林扶着胡须,道
“您和这三位将军,都是国之重臣,不可能相互宾服。现在他们手握重兵,自然会如此。臣以为,就算是您换了别人去,您怎么就能断定再派去的人会衷心于您,而这三位大将,便就偏偏与您离心离德呢?而且,所谓收受贿赂之事,没有证据,便难以辨明真假。若您真要撤换他们,他们必然惧怕获罪。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或者举兵叛乱,就必须将他们□□。若是您真的如此,怕是会令郧国公极其部下产生防备之心,此举恐怕会引得人心惶惶。更何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临阵换将,恐怕会引来更大的霍乱。自古以来,阵前换将乃是大忌,这便是乐毅离开燕国,赵括葬送赵国四十万大军的原因。依臣看,左丞相只要派一个精通谋略,且有声望的心腹前去军中,让他去考察实情。就算是诸将心有所异,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德林一番话,解了我与普六茹坚心中的疑惑,恍然大悟。他听罢,神色安然了不少,问道
“那依李使君的意思,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昭玄兄便是最合适的人选。”李德林道。
“妾身亦以为昭玄是不二人选。”我听李德林如此说,心中倒是有些个骄傲。他这便是说高熲心有谋略又有声望,毕竟是我身边出来的人,实则是让我心中雀跃。
普六茹坚未曾多言,而是沉静的思考了片刻。心觉有理,对李德林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