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找你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吗”,乔岚问郯墨。
“没有”,郯墨道,想了想还是和乔岚说清楚了,几句话就将物理老师说的话,以及自己的态度概括了一遍。
乔岚点点头,怪不得班主任喜气洋洋的。
但是郯墨拒绝也完全在她意料中,她其实也不大想让郯墨去。
乔岚只要一想起书中郯墨离开了两年,整个人变成了重度抑郁症,就觉得还是让郯墨在她眼皮子底下安安全全的更好。听说参加竞赛的学生一般都是要集训的,郯墨的身体状况根本不适合去集训,谁敢保证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获奖很光荣,但安全更重要。
乔岚的态度让郯墨有些捉摸不透,他静默的坐了好半天,想问乔岚什么,但这节课是英语,英语老师上课绝对不许有人说话。
郯墨转头看了眼偷偷在英语课上做数学的乔岚,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写了几个字,默默的推到了乔岚那边。
乔岚看见这小纸条还诧异了好半天,然后才拿过纸条。
郯墨问她,她想不想他去参加竞赛。
乔岚迅速的落笔,然后将纸条推了回去。
——不想。
郯墨定定的盯着纸条上干净利落的两个字,好半天后将纸条郑重的夹在书里,然后自己趴在桌子上,偷偷的,止不住的面部动了动。
那是一个依旧略古怪,却发自内心的不受控制的笑容。
第37章
分科在期末之后,但不影响同学们的提前迸发的热情。
分科对偏科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一大好事,但也有因此格外烦恼的人,比如文理都差不多的学生,还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就像宋瑶,她文科成绩明显好过理科,但报选文科就代表她一定不能和陈曜阳在一个班了。
当初高一进班她可以托家里人想办法和陈曜阳一个班,但分科后家里再有权有势也不行了,除非她学理,因为陈曜阳根本没有想过去学文。
但如果真的学理,她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毕竟陈曜阳进入尖子班的可能性非常大。
等高二分科后,高二重组班级,一共36个班,一班到十班是文科班,十一班到三十六班是理科班。在这三十六个班级中一共有三个尖子班,文科一个理科两个,分别是八班,十八班,二十八班,大抵是学校也有点迷信,觉得八这个数字比较吉利。
高一每个班级最好的学生最后组成尖子班,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以保证两年以后高考的一本上线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种数据对学校招生很有帮助。
宋瑶在高一的时候可以依靠文科成绩进入年级前五十,但是如果没了文科的加持,如果真的进了理科班的尖子班,自己到底又会在哪个位置她自己都没底儿。
所以就算宋瑶再怎么喜欢陈曜阳,还是不敢这么恋爱脑。
班里有人为分科愁的秃头,天天一下课就跑去厕所给父母打电话商量商量,每个人张口闭口全是分科。
乔岚差不多做好了决定后问郯墨想学什么。
郯墨对文理其实没什么所谓,他上课从来都不听课的,但是如果硬要选一个的,那应该是偏向于理科的。
现在乔岚问他,郯墨却不回答,他聪明的觉得这个问题要先让乔岚回答。
如果自己说了学理乔岚想去学文该怎么办,虽然他可以改口,但是郯墨觉得这样不太好,虽然郯墨也没搞明白为什么会不太好。
他没有回答而是乔岚,“你呢。”
乔岚手指拿着一支笔在本子里划拉了两下,道,“学理吧。”
“那我也选理”,郯墨这次倒是回答的很快。
乔岚放下手中划拉的笔,唇角轻快的上扬,“我也觉得你适合学理。”
郯墨虽然说文理都非常优秀,但他最突出的绝对是他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他因为阅读量很大,所以在文科上会比旁人好那么一点点,但在理科上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智商比旁人好出太多。
而且乔岚以前学过文,学到后边也知道,文科并不是所谓的死记硬背,越到后边表达主观思维的题目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历史,郯墨在表达主观看法这一方面并不占优势。
至于乔岚,乔岚一开始本来是想去学文的,毕竟以前学过,如果继续学文她的高二高三生涯会比较轻松,但她偏偏不是这样的性格。
曾经乔岚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虽然这个专业既收文科生也收理科生,但等真正开始学专业的时候,总归还是理科生更占优势。高中两年,理科生比文科生多的不仅仅是数学难度稍微高一点,而是长时间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乔岚学了一年多的金融,还是挺喜欢这个专业的,如果不出意外指不定大学还会继续报考金融,如今重来一次,该学理科也没什么不好,再说了以前让他最担心的物理,已经不足以让她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