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六王爷(240)
学生落寞道:“家中穷困, 不卖字别的活计做不成,哪怕勉强度日只能赖以为生。”
胤禛可怜书生,留下二十两银子:“拿去读书考功名,哪怕是个秀才也比如今容易活。”
书生并非不知好歹,感激的起身连连作揖,“多谢,定铭记大恩。”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抓住了才有希望,他可不像别人一样为了一身傲骨不吃嗟来之食, 报上姓名家住地址,“日后定当回报。”
胤禛不过一时心情好随手相帮, 记下学生名讳待到来日兴许能在殿试上闻得其名。
“四哥可真仁义。”胤禩意味深长的笑着,之前的一幕落入眼中, 底层是遮掩起来的戏谑。
胤祚嗯都懒得嗯一声, 没想到还能再遇,见到老四做好人好事。
离得远虽说听不到老四与书生的对话,从行举当中窥出大概, 老四广结善缘的事再多做上几件,胤禩心里乐开了花。
“回去吧。”乏了,出门原本的好心情全被老八精心算计搅和光,胤祚以后决定远离夺嫡的几个人。
“是该回去了。”回去向皇阿玛说一说今日见闻,胤禩美滋滋的等着看老四如何圆说。
胤祚一眼窥见老八幸灾乐祸的眼神,心道谁翻车还不一定呢。老四的脑子再不够用,也是日后算计死所有兄弟的狠人,太过想当然容易乐极生悲。
不过也好,反正戏是要看的,无论身在戏中还是身处戏外,胤祚加快脚步。
梁九功见宁郡王、八阿哥联袂而来,微讶道:“给宁郡王、八阿哥请安。”
“免了,皇阿玛可在?”胤祚抬了抬手叫起,举步就向屋内走去。
胤禩可没老六的胆量,落后两步等梁九功通报后才进去。
“皇上正在看书。”梁九功进去禀报。
“没规矩!”康熙横了胤祚一眼,“有事?”
胤祚行过礼起身:“没别的事,出去听了一段说书,还没我从书上看的故事有趣味。”
“哦?”康熙将手上书册倒扣在桌上,据他所知这几日胤祚可没看过一本书,就连杂记都没碰过一页,故事从何处读来?
刻意在这个时候提到有趣的故事,康熙不难猜测胤祚在玩花花肠子,莫非借故事隐喻别的?
胤禩前脚刚进门,礼行了一半,后脚胤禛也到了。
“你先讲故事朕听听。”康熙在意胤祚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刻意的特别点出来的。
“什么故事?”后来的两个人互看一眼,一脑袋问号。
胤祚道:“一个与佛有关的,说的是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着伞走过,这人便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却说,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屋檐下站在了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有伞,你被雨淋是因无伞,所以不是我度我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求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便问:你是观音?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自救?为何?
不单单康熙纳闷,胤禛、胤禩同样一脸茫然,说得好像是故事,却又不是真正的故事,好似在隐喻什么。
自己救自己,自救?胤祚应该没做什么坏事需要自救?康熙目光一下子从胤祚身上移向另外两个儿子。
被皇阿玛盯得汗毛直立,胤禩袖中的手不禁一颤,看向老六的眼神带着探究,左思右想不明其意别是故意来坑他的,立刻琢磨应对之策避开可能发生的意外。
胤禛同样浑身发寒,皇阿玛为何这么看他,难不成做错事了?一头雾水不得解。
“出去一趟都有哪些收获?”康熙问得直接,示意胤禛开始讲述。
胤禛稍稍松了一口气,正想向皇阿玛讨个称赞,于是将今日遇到的事大方的说出来。
胤禩紧跟着说了一句:“儿臣一直跟着六哥闲逛,就只去了一趟茶楼听书,没别的趣事便回来了。”有问题找老六,他就一个陪衬。
胤祚不知道说什么好,老八真以为他出门不带人,从未怀疑过人隐在暗处干偷听的活计?康熙到现在无所知,大概偷听的人打听那名书生家境去了,要不了多久事情就会水落石出,应该替老八掬一把同情泪。
“救人做得不错。”康熙嘴上夸赞胤禛做事认真心细,心里却对事件突显出的另一层问题持保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