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674)
上等几十人将随他离开,中等的几百人则有守兵交接,至于下等的仍是留在寺中。
“将军,那我呢?”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和尚,追在齐云身后。
他没有被分类。
齐云回头看他一眼,沉声道:“你还太小。”
“我不小了。”那小和尚叫道:“我其实已经十五了!将军看我长得矮小,其实是因为我从前吃不饱,没长个子……”
齐云黑眸一闪,道:“济慈寺中吃不饱?”
那小和尚一噎,犹豫道:“我原是山下的乞儿,半个月前刚入寺的……”
旁边的大和尚也为他佐证。
齐云回身,正经看他两眼,若是入寺半个月便学会了拳法与棍法,倒是有几分天赋了。
那小和尚见将军回身打量他,立时大喜,忙叫道:“将军带我走吧!我还会翻跟头!竖着翻、横着翻、连着翻!”他说着就要给齐云演示,大约都是他从前乞讨时的花活。
齐云摆手止住,问道:“你从前做乞儿吃不饱,如今才入佛寺,衣暖饭饱,为何要走?”
那小和尚倒也坦率,道:“从前肚子饿的时候,只想着吃饱了便好。如今吃饱了,却又想像将军手下的兵一样,穿锃亮的靴子,披闪亮的铠甲,才算没有白活!”
他这番话一点都不“高大上”,无疑是很糟糕的申请词。
做保家卫国的士兵,可并不是“穿锃亮的靴子,披闪亮的铠甲”那么简单。
齐云不可能跟他解释这些,语言也是苍白的。
他抬眸四顾,随手指了院中最高的那棵松树,道:“看到那棵松树了吗?”
小和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你若是爬到那树顶,敢从上面跳下来。我便带你走。”
那棵松树足有两人半高,那小和尚身手灵活又瘦小,爬上去是没问题的,但若是跳下来,怕是要摔断腿。
小和尚望着那松树,一时愣住。
齐云本就是要他知难而退,见他发愣,便转身要走,谁知走出两步,却听身后僧人惊呼,循声望去,见那小和尚竟真跑到那松树下开始攀爬。
火把映亮的夜色中,那小和尚宛如一只小松鼠,抱着树干便往上爬,片刻之间便到了最顶端的枝丫处。
这里距离地面几乎有两丈高。
他低头一看地面,便觉眼晕腿软,当下不敢再看,双臂抓着横枝,靠臂力把自己慢慢放下去,缩短脚底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高大的松树顶上,一个小和尚颤巍巍吊在横枝上,看得众人屏息,生怕惊扰了他,一不小心便送了他性命。
那小和尚眼一闭,心一横,想着了不起便是摔伤了瘸几日,从前跟别的乞儿打架又不是没受过伤。
“将军!我跳了!”小和尚闭着眼睛大叫一声,便松了手。
他急速下坠,不由得睁开眼睛,耳听得风声猎猎,衡量着与地面的位置,做好了屈膝缓冲的准备——饶是如此,这样的高度下来,膝盖能给到的缓冲是很有限的。
眼见这小和尚要摔落在地,众皆骇然。
小和尚也咬牙等着吃痛,谁知落到半途,忽觉腰间一股力道托来,叫他半空中转了两个圈,卸去了下坠的力道,最终竟是平平稳稳、双足着地落下。
他迷迷瞪瞪抬眼看去,就见那英挺俊美的将军正横腕收刀。
那方才托住他腰身的,正是将军未出鞘的长刀。
“将军,我跳了。”小和尚惊魂甫定,却是坚持又道,这次声音小了很多,有几分小心翼翼,不知将军是否会带他走。
齐云看着小和尚,这人有搏命的勇气,哪怕只是出于对华服锦袍的向往追求,却也可用。
“你叫什么名字?”齐云沉声问道。
小和尚大喜,忙道:“寺里师父给我起的名字,叫心慧!”他很机灵,立时跑上前来,跟在齐云身边。
齐云信守诺言,果然带他离开。
因夜色已深,穆明珠不愿夜开城门、惊扰皇城,便宿在寺中。
她与孟非白长谈半宿,待孟非白往别院睡下后,却因为方才的谈话,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想象,一时难以睡下,见窗外月色却好,便踱步而出。
此时齐云已从演武堂回来,正走到禅院外。
穆明珠听到外面动静,一看是他来了,便笑道:“正巧,我睡不着,一起走走吧。”
因佛寺庄严,她与齐云只是并肩而行,不曾牵手。
穆明珠是信步而走,不知不觉中转入一处熟悉的院落。
院内腊梅吐香,空寂无人,禅院门窗上有木板卸去后留下的钉子痕迹。
这是怀空大师的故居。
穆明珠脚下一顿,仍是走了进去,随口问起齐云选拔武僧的情况。
齐云一一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