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斛金(22)
卫尧臣觉得气氛有些沉闷,没话找话说:“我要回真定一趟,过完年回来,老宅那边有事可以吩咐我办。”
“啊……对,快过年了,是该回家看看,你什么时候走?”
“后天走,正月初六回,”
又是令人浑身不自在的安静。
许是卫尧臣也忍不住了,搭眼四处一瞧,因笑道:“找你的人来了。”
姜蝉顺着他的视线回身望去,金绣远远缀在他们后面,抱着胳膊缩着脖子,冻得跟鹌鹑差不多了。
似乎看到了救星一般,姜蝉长长吁口气,挥手示意金绣过来。
卫尧臣把伞塞在她手里,轻声道:“回去吧,你母亲肯定也在担心你。”
姜蝉头也没回,逃也似地上了马车。
卫尧臣望着远去的马车,脸上闪出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转瞬间又消失了,来到一户人家的后门,轻轻拍了拍门板。
门开了,露出一张苦大仇深的男人的脸。
卫尧臣亮了下手中的信笺,闪身进门。
马车走出去老远,姜蝉的脸还是烧得发烫。
金绣不明所以,邀功似地说:“我就知道你们在谈事情,特地让马车离得远远的,小姐,我很聪明吧!”
姜蝉捂着脸,好半晌才说:“我谢谢你,还有,往后不准再说‘特地’。”
虽是闹了场尴尬的误会,但压在心头的、那股排挤不出的郁闷已然散了。
回到赵家,姜蝉看到母亲红红的眼睛,心里也不是滋味,马上跟母亲认错。
姜如玉疲惫地挥挥手,“先不说这个,上院传话,有位故交之子要来家里暂住,人已经到了,你快换身衣裳拾掇拾掇。”
姜蝉问是谁。
“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姓苏,来京准备明年的春闱,一开始是借住在哪个庙里,你继父听说了,执意请人来家,那位苏公子却不过,硬被拉来了。”
乍听“苏”字,姜蝉脑子已经木了半边,恍惚中,赵霜霜那张讥讽炫耀的脸又浮现在眼前。
我和苏公子定亲了,妹妹,你心心念念要嫁的人,是我的了。
第11章 赵家说好的,定然不好……
闭上眼,那个身着襕衫的男子恍惚站在面前,修长秀丽的眼睛不带任何感情的看过来,冷峻漠然,又飘然若仙。
初见他的那日,迎春花开满院子,姜蝉躲在树后看他,只一眼,就被他吸引住了。
赵霜霜说,这人叫苏俊清,刚刚点了探花,专门来让老夫人相看的——苏家和赵家是世交,长辈们均有联姻之意。
赵家好几位年岁相当的小姐,姜蝉以为这种好事轮不到自己头上,结果赵家选来选去,选中了她!
私底下赵霜霜让她放心:知道妹妹喜欢他,再如何我也不能和你抢,而且苏家在吴中,我不想远嫁,说起来妹妹帮了我的大忙。
姜蝉感激涕零,更是对赵家事事顺从,待老夫人拿走她的庚帖,她以为亲事板上钉钉了,便整天窝在后宅绣嫁妆。
后来,母亲突然病重,没几日便去了,再后来,她也死了……
双层窗户纸不时一起一伏,丝丝寒风顺着窗户缝钻进来,吹得姜蝉发烫的头脑一点点冷静。
前世苏俊清是放榜之后出现的,这辈子却提前了,再细想母亲的话,姜蝉嘴角浮现一丝了然的讥笑。
苏俊清就是赵家抛给她们母女的诱饵!
有她从中阻扰,母亲卖铺子的事一直没有进展,他们终于着急了。
她不清楚苏俊清和她前世的死有没有关系,但赵家说好的,必定不好,赵家说不好的,未必不好。
只要认准这一点,绝对不会吃亏!
如是想着,她打扮得很低调,半新不旧的藕荷色小袄,天青色马面裙,头上一根碧玉簪,尽是家常装束。
姜如玉看了直摇头,但天色不早,上院三请四催,不好再耽搁下去。
母女二人来到上院暖阁,只见一屋子珠环翠绕,香风习习,姜蝉反倒成了最特别的那个。
赵华坐在赵母下首,正和赵母低声说着什么,见她母女进来,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个人也在,循声望来,清冷的眸子一如记忆中的模样。
可她已不是那个躲在树后偷看他的傻丫头了……
姜蝉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只觉得眼睛疼得厉害,低头呆呆立着,也忘了行礼。
“妹妹快过来,”赵霜霜笑吟吟起身,十分熟稔地做起了介绍,“苏哥哥,这是我新来的妹妹,姓姜。”
她在“姜”字上重重咬了下。
不就是想暗示她不是赵家小姐么?无聊的小心机。
姜蝉暗笑,往母亲身侧靠了靠:“我是姜夫人带来的女儿。”
只见她是黛眉微蹙,目中含忧,看姜如玉的眼神仿佛在说:“看吧,他们的确没把咱们当赵家人,时时刻刻都在暗示我们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