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哀家只想躺平(176)
“三州同时固坝,且不说银钱,光是水利司也拨不出这些人啊!”
“微臣参考地方日志,发现衡州历年来降水都不及相邻二州,且衡州堤坝在五年前加固过。”
“依下官所想,只加固永州和韶州水坝即可,今年科考开销大,国库余银已被拨去赈,同时加固三坝,从财力和人力上来说,怕是难以维持啊!”
工部,吏部和户部的几位官员正在争论不休,突见一位年轻官员出列。
“启禀摄政王,下官昨日刚从此三州归来,纵观地势,衡州最高。衡州堤坝虽已在五年前加固,但今年汛期降雨量大,一旦决堤,定会使相邻二州陷入一片汪洋。而且...下官同几名河工察看,发现五年前修建的堤坝已有破损之态!”
“吕通判修得胡言,衡州堤坝乃是由下官一手监督修葺,仅仅过了五年,期间也未有洪潮来袭,怎会破损,你可有证据?”
工部侍郎横瞪向吕恒之,十分不满道。
新上任的吕通判,为了崭露头角,居然在朝堂上参奏他督建的运河有问题。
不一会儿,朝堂上乱作一团,只可惜支持吕恒之加固衡州堤坝的官员寥寥无几。
正在擦拭额上水渍的石中钰微微一顿,瞧见当前局势又要像上一世的轨迹靠拢,她摸了摸手腕间的翡翠玉珠,暗暗做下决定。
摄政王接过水监司奉上的三州水位日志,蹙眉思虑半响,沉声道:“工部水利司领命,加固永州,韶州堤坝。内阁另派钦差大臣前往衡州查...”
指令还未下完,哗啦啦一声,群臣好奇抬头,只见厚厚的金丝垂帘下滚出数颗碧绿玉珠,顺着朱红镶金台阶弹跳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很快,众臣脚边滚来了几颗晶莹剔透的碧珠,色泽莹润。
“哎呀!”垂帘后传出小太后惊讶的呼声。
“众位爱卿快帮哀家找找散落的翡翠珠,这可是哀家最喜爱的手链!”
殿下群臣闻言,都撅起屁股在琉璃金砖上搜寻遗落的翡翠珠,很快,便收集起来,交到许公公手中。
凤殊影瞥向身旁的小太后,见她微微前倾起身子,认真观望向殿下的神色,似是很在意散落的珠子。
倾泻而下的翡翠珠让他不由想到吕恒之那句:一旦衡州决堤,定会使相邻二州陷入一片汪洋。
经小太后闹出的这番动静,摄政王暂收回关于修建堤坝的旨意。
今日这场狂风暴雨来的快去得也快,等到下朝时,天空中已经放晴,带着暖意的夕阳拨开云雾,洋洋洒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吕恒之并没有因雨过天晴感到欢喜,反而是忧心忡忡,跟随一众官员步出殿外。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不出三日,加固堤坝的旨意便要下来,他将如何劝说摄政王重视衡州堤坝?
“吕通判。”
听到有人唤自己,吕恒指抬起头,看向对他打招呼的人,居然是太后身边的卫总管。
“不知卫总管唤住下官,是有何事要交代?”
卫礼神色平静,淡淡道:“雨后御园别有一番景致,吕通判可愿随咱家观赏一二?”
听闻卫总管的话,吕恒之脸上疑惑的表情转为严肃,压低声音问:“可是太后殿下要见下官?”
卫礼没有回答,依旧神情淡淡看向脑袋灵光的吕通判。
刚刚经历过一场暴雨,御园中的花草被风雨打落在地,仿若哭卸了半面妆的美人一般狼狈。
浮翠阁楼上,石中钰手捧香茶,透过袅袅升起的水汽,看向曲廊上缓缓走来的男子。
上一世,谁都未曾料到,水龙王偏偏在衡州那块弹丸之地盘踞不散,足足下了一个月的暴雨。
工部五年前偷工减料加固的堤坝早在暴雨来袭的第二日决堤,倾泻洪水再加上不停歇的雷雨天气让衡州从鱼米之乡瞬间变为人间炼狱。
正如吕恒之所言,在衡州水坝决堤后,相邻的永州,韶州相继被洪水所淹,朝廷甚至悄悄调走了镇守在边戎的军队,才堪堪止住了这场洪灾。
洪灾过后,国库毫无余银。凤殊影冷下脸逼着京城豪绅捐银以解燃眉之急,众位豪绅被刮去半数家产,却又将刀子落在老百姓身上,一时间,南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随着民间怨声载道,有一种呼声流传开散,说衡州的暴雨是老天爷不忿当朝皇权被奸人把持所施下的惩罚!随着呼声越来越大,众人都忘记原本一开始偷工减料的衡州堤坝乃是先帝在位时所建。
朝廷内,原本看好凤殊影的臣子也开始心生动摇,逐渐投向太后一党。
对民间所传的谣言,石中钰自然嗤之以鼻。老天爷若真是看不惯奸臣把政,何不降一道惊雷直接劈死凤殊影,非要要搭上衡州数万名百姓的无辜性命以作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