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总以为朕撩他(系统)(15)
这般庄严的场景,让乔思白心中陡然生出了几分敬畏之心。
踏上石阶前,她不由两手合十于身前,向着大佛的方向行了一礼。
天坛上的镜禅长老见了,抬手保持弯腰的姿势。
直至乔思白走到面前,方才开口,“陛下圣明。今日祭天,望陛下摒却心中杂念,虔诚以待。老衲先行谢过。”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老实点,别乱来,谢谢你。
乔思白嘴角扯了扯,点头算作回应。
心里也就纳了闷儿了。
方才在路上,萧治也反复叮嘱不可任意妄为;
进寺院前,她碰到了温湛等一众大臣,也都说了类似的话。
这萧思,到底是有多荒唐?
这么庄重的场合,至于这么多人提醒她别乱来么?
乔思白在天坛端坐等待仪式开始的时候,延觉正在寺院的偏殿中,跪得笔直。
温湛来的时候,他双手合于身前,双眸轻闭,似乎是在诵经。
“祭天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温湛站到他背后,语气淡淡,“留给你做决定的时间不多了。”
“延觉法师,你可想好了?”
延觉睁眼,殿中央的佛像面带微笑,庄严沉默,他不由想起上一世,他游历归来的时候。
那时换了朝代,故旧更替,整座皇宫都是陌生的脸孔,寺院也早就物是人非,唯独这一尊佛像如初。
师父镜禅告诉他,这世上的一切永远都在变化当中,唯独心中的佛祖永垂不朽。
于是他笑问:佛祖若在,为何这些年弟子所到之处,只看见众生皆苦?
镜禅答:天子不作为,佛祖奈若何?
天子不作为。
呵。
当年的祭天大典,镜禅长老当众斥责萧思的行径,为此,萧思被罚静修三月,以洗去心中杂尘。
一个刚登基的皇帝,根基本就不稳,加上那时太上皇有意削弱太后金氏的权势,朝堂之上是国师温湛代为监国摄政。
三个月后,金氏势力所剩无多,已难自保。
最终为了保住萧思,金氏自刎于昭阳殿,从此萧思就彻底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帝王。
再来听镜禅的这一句“天子不作为”,延觉只觉得讽刺。
本就是十六岁的小姑娘,被架到那个位置,孤立无援、四面楚歌。
没人帮她,她如何作为?她拿什么作为?
于是延觉又问:您常说拜佛之人得佛祖庇佑,这么多年,弟子途径之处,家家户户皆香火不断,哪怕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也会设法布施僧人。他们皆良善,为何佛祖不庇佑他们,不看看他们的疾苦?
镜禅沉默半天,答:天子作恶多端,佛祖降罪于她的子民,此为因果轮回。
延觉低吼:她作了哪门子恶?难道不是您当年鬼迷了心窍,间接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吗!
那是延觉第一次与师父争执。
除了愤怒,还有心寒,还有无尽的失望。
他在外游历十三年,看遍人间疾苦,重回故乡,才发现——
千苦万苦,都不及人心作恶的苦。
不过一念之差,一个一生向佛的人,竟然作恶至此。
后来延觉被逐出寺院,一盏孤灯,一破木屋,一尊古佛,他度过了他的余生。
镜禅圆寂前来看过他。
师徒二人彻夜对谈,天快亮时,他留下这么一句话——
心有执念者,恐堕轮回,难入悟界。
所以他的重生,是因为心有不甘,难成正果,故而重新踏入了轮回。
于是当温湛问他“想好了没有”时,延觉低眸一笑,答:“想好了。”
他看向佛祖,目光澄明,“凡事都有因果。已经种下的因,我改变不了。但我还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陛下做一点事情。”
温湛皱眉,“什么?”
“我想好了。”
延觉没有解释过多,只朝着佛祖行了三次跪拜礼,而后起身踏向殿外,身影逆入光中。
“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延觉:听说有逆光特写的都是要放大招的,那下一章我是不是要支棱起来了?
云翮:(面无表情)是。
延觉:那你为什么不开心?你儿子要支棱起来了!
云翮:因为我还没想好,你这大招要怎么放才炫酷,并且逆转你前面的自作多情不要脸甚至有点憨批的人设。
延觉:???
第8章 008
祈佛殿前,众僧诵完经,纷纷起身,随镜禅一起面向巨大的佛像,双手合十,闭眼低头。
唯独镜禅一人仰头,虔诚地望着佛像。
“东泷国君萧思,因年少心志不稳,心性不定,贪爱五欲六尘,不肯暂舍「1」,无意亵渎我沙门子弟。望,我佛慈悲,勿施勿怪。”
说完,镜禅便看向乔思白,“陛下,延觉圣僧乃我佛门高僧,几世修行,方得今日之修为。佛祖有旨,今日起令延觉西行游历,兴我佛门,渡化众生,以致功德圆满,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