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厨娘+番外(328)
当时翰林院的官员还问,现在的洋芋,也就是土豆还在实验当中,等到三月份才能收获。
大家可都没见过这个农作物啊。
这能当做家常菜吗?
苏糖知道土豆的好处,但此时又不能说出来,只道:“我觉得这土豆,能像咱们的芋头一样广泛传播。那些洋人可都说了,他们那穷人都吃这个。所以这东西会很高产。”
在很久以后,大家才知道苏糖在这件事,真的有先见之明。
特别是是发芽的土豆不能吃这一项,简直救了无数人的命。
不过苏糖也奇怪,其实本来大家都在喊洋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喊土豆。
好像是因为,这是土里长得豆一样,所以叫土豆。
不管怎么样,反正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也就是说,这本一百道的家常菜,其实是二十道。
甚至还多了种植方法。
这在以后推广土豆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种植方法也直接造福很多人。
甚至有些人买了这本书,只要后面的种植方法,不看食谱的。
这也就是后话了。
总之终于在二月份,苏糖这本家常菜谱,终于编纂完成,交给翰林院的院士们。
他们要审查十天左右才会给结果。
等大家拿到初稿的时候,不少人先对封面皱眉。
一般书籍的封面,只要写上几个字就好,只有不正经的书才会在上面画个美人封面。
但这书封面画的则是一个乡间的房子,炊烟渺渺,颇有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意境是好的,还能看出来是做饭的书,不过总觉得哪里奇怪。
等翻开书,先是大家都夸赞的目录。
上面还把所有的菜都分类。
首先是凉菜,下面分了荤素。
然后是热菜,同样分荤素。
接着就是主食,汤类,每一样都清晰明了。
都是最常吃的菜,每一页都是画图示意如何做菜,但这页的后面,则是简单的文字说明,用最简单最口语的方法,写作做菜的方法。
内容一共一百张纸,也就是一百道菜,每道菜下面还写了是哪家的谁提供。
当然也有没标注的,那都是苏糖提供的。
这本菜谱毫无废话,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干货满满,一点多余的话都没有。
而后面的附录,则是土豆的二十种做法跟种植方法,除了种植方法跟食用注意事项用了一张纸之外,这二十种方法只用了五张纸,可见也是尽力省地方,不喧宾夺主。
看完这个食谱,很多人陷入深深怀疑。
他们很多人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专业性。
不夹杂一丝个人情感,不跟很多书一样,教你种个菜,还讲自己的感悟心得。
这本书完全不走这样的路子。
就是简简单单告诉你,什么菜要怎么做,旁的?笔者都不打算说。
按照苏糖的话就是,术有专攻,你搞个做饭的视频,然后开始讲情怀?那还不如看有情怀的视频好了。
她这个书就是单纯教大家做菜而已。
最后翰林院给苏糖的意见是,没有意见,可以直接出版印刷。
无数等着审查书籍的人立刻:?????
为什么啊!!!
哪本书出版之前不是要审查再三,怎么她就不用???
官员们什么都没说,就把送上来的样书给他们看看。
看看什么是专业,看明白了吗!
看明白还不赶紧照着做。
苏糖自己都没想到能那么顺利,这个消息出来,苏糖终于松口气,又把这个消息告诉参与编书的贵女们。
谁会不高兴啊!
很多人也头一次感受到,不在家里绣花,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这当中很多人,之后跟苏糖关系很好。
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等着翰林院下面的书坊印出来,就可以分到苍秦国全国各地的官方书坊里。
苏糖作为主编的名字,也会传播到各个地方。
苏糖也彻底闲下来。
现在几个酒楼运行的也平稳,有祁天云的名气在,没人敢惹事。
苏糖只要每个月查两次账,基本上就不用管了。
这段时间还真让她过上每天吃吃喝喝的咸鱼日子。
而她的书也已经遇到苍秦国的各个书坊里面。
其中反应最热烈的,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江南。
苏糖自己都不知道,她在江南的名声有多响亮。
盒饭就不说了,现在走街串巷,有无数卖盒饭的地方。
然后就是梦境阁,梦境阁里的点心有多好吃,那不用说。
听说有个富商之女,酷爱喝里面的奶茶,还带着全家一起喝,最后苏糖听说了,还从京城写信劝她,说喝多了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