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太子宫略(261)

作者:山上杉 阅读记录

命。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们早已没了选择的余地。

六国藩王已削,但那些封地不能没有人去管理。再封藩王自是显得不妥,皇帝也不会愿意 。这几日朝中为了这事争得是头破血流,可也没能争出个所以然来。

皇帝每日听这些文官吵来吵去,头大如斗。若是有远见的建议也就罢了,偏偏全是老生常

谈。

而太子则站在一边听着这群大臣吵嘴,不但不显得不耐烦,嘴角还喰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意。

这让皇帝觉得赵弘殷是在讽刺他,讽刺他手下尽是些废物。

每次见到赵弘殷做出这副坦然自若的模样,皇帝就不禁想起前太子。当年便是如此,每当 他慌乱难堪时,前太子就是这副样子——他仿佛一切都了然于胸。

皇帝积攒了好几日的怒火一下就涌了上来,他阴沉着脸看向赵弘殷,冷声道:“太子听了 许久可有何想法?”

大殿一时就静默了下来。

赵弘殷似乎没注意到大殿中突然静默的气氛,只是走出队列拱手道:“儿臣有些想法,但 也自知不全,还请父皇听完后再为儿臣润色一番。”

皇帝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他微微颔首,“说罢。”

赵弘殷微微一笑,侃侃而谈。

“对于六国那些封地该如何处理一事,实质上便是分封与郡县之区别。孤请问各位大臣, 对于分封与郡县你们当做何选择?”

大臣们根本没想到太子竟会这么直白的说出分封制与郡县制。自皇帝登基以来,他们就下 意识的避免这政策的讨论。毕竟这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轻易动他不得。

群臣面面相觑,几乎没人敢做这出头鸟。

突然有一个臣子站出来道:“自建朝以来,我朝就施行郡国并治。而这次六国之乱就已经 将分封的弊端展示了出来,因而臣以为应废国举县。”

猛地听过,群臣不禁为之哗然。

赵弘殷看向那人,微微一愣,竟是兵部员外郎……他记得这是幼安姑姑的夫婿。

群臣惊讶之后,便开始反驳起来。赵弘殷几乎没见过这兵部员外郎,见他被群臣攻之,刚 要出口相帮,却听他说了句,“既然各位大人觉得分封好,那么是要陛下再封王?”

这一句,将所有人堵得鸦雀无声。

赵弘殷“咦”了声,对这兵部员外郎起了些兴趣。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从始至终他都坚持郡县制,在他看来这次六国之乱应当很好的给了那 些顽固不化的臣子一个警醒,他推行郡县制应当不会再受到阻拦。但这几日在朝上,这么些个 臣子却无一人说到点子上,让皇帝是气结不已。

他淡淡的瞥了眼赵弘殷,“太子以为兵部员外郎所说的如何? ”他也没忘了,第一个敢于 提出的人是赵弘殷。

虽然不愿承认,但在他众多子嗣中只有赵弘殷一人最懂他。皇帝觉得欣慰的同时,心中又 有了几分怯意。

赵弘殷如何没看出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忌惮,但他也没有藏拙的意思,直接道:“兵部员 外郎与儿臣的想法不谋而合。”

“哦?那太子便说说,你准备如何在六国封地上推行郡县制? ”皇帝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赵弘殷仿佛没感受到那目光的重量一般,自顾自的说道:“藩王均被带到金陵,而他们留 在封地中的那些臣子却是一个都不能留。”

赵弘殷此话一出,群臣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太子未免也太狠了些。

皇帝也不禁皱了眉,刚要开口询问,却听到赵弘殷轻笑了声,他眉头不禁皱得更深了些。 “请各位大臣放心,孤说的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个意思。孤只是觉得他们留在封地上对我 们推行郡县制无益,因而便想请他们换个地方居住。”

群臣听罢,不禁纷纷颔首,觉得可行。

封地的那些官员一走,封地内便是真正的群龙无首,朝中派去上任的官员在处理公务推行 政策时也不会受到阻拦。

“而那些封地的官员们,则可以将他们流放到西南地区。他们大多是有学识之人,去到那 偏僻之所也当能带动当地的发展。”

“太子这实乃一石二鸟之计!”有位臣子不禁拍手叫好。

皇帝听罢也觉得好,只是心中的忌惮让他高兴不起来。

赵弘殷对那名大臣笑了笑,继续道:“等将他们内部布置打乱,父皇便可派大臣做为刺史 前去监察这个地区。当然刺史手下还应有细化的官员,管理乡、县、城。”

“那这刺史岂不是于藩王一般无二?”

“自不相同。刺史所管理的地区不许再养私兵,当地的百姓全部重新登记户籍。而刺史每 五年一换,自是不能让他们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如此,也不担心他们将所管理的地区变为自 己的封地……”赵弘殷顿了顿,“儿臣目前就想到这些,具体的细节还有请各位大人们集思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