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选人有两条路子,要么是一年级入学的新生,要么是四年级的老生。
新生看天赋, 老生嘛则是看他们过去四年学了些什么。
飞机工程系五年制,即便是没被选中,这些在五六十年代十分金贵的大学生毕业后也能有好去处, 国内的飞机制造厂可不少。
不管是沈阳的国营松陵机械厂、南昌的国营洪都机械厂,还是哈尔滨、西安的飞机制造厂,甚至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原国营132厂,可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的支持。
飞机工程系的毕业生们,可谓供不应求。
56级的毕业生今年刚毕业,就已经被几个大厂挖走。
挖走的是人才,然而能够留在张教授课题组里的更是人中龙凤——
张教授可是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的研发。
抗美援朝时期,带着南昌飞机场的技术员工人们维修飞机送回战场之余,又进行飞机零部件的研发。
后来回到学校任职,成立课题组,据说还参与了国内新型飞机的研发。
比起零部件的研制和老旧飞机的维修,显然研发新型飞机更吸引人一些。
而现在,张教授竟然破格带走了秦蓁,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他们60级的学生,就没有入张教授眼的。
倒是听说58级的乔山一直被张教授看好,好不容易才到了课题组。
而乔山,是系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门门功课都能拿到满分的那种。
六边形战士,没什么短板。
秦蓁何德何能,能够和乔山一起入选张教授的课题组?
她的成绩虽然还可以,但是在班里,也只是中游而已,比不过大部分人。
想不明白,着实想不明白。
有好奇心重的,索性直接过来问秦蓁……的室友。
毕竟找不到秦蓁。
韩东梅很直接,“砖头有多少种用途。”
同学被问得两眼懵逼,“啥?”
韩东梅重复一遍,“回答问题,砖头有多少种用途。”
“还能多少种用途,就盖房子砌墙呗。”
同学的理所当然让韩东梅耸了耸肩,“所以张教授不选你啊大兄弟。”
同学:“……”这又跟张教授有什么关系?
韩东梅被问得多了,耐心在崩溃的边缘,“一块砖你想着用来盖房子,可砖又不单纯是砖,这是飞机,能用来护卫我国领空,明白吗?”
同学:“……”能说不明白吗?
明明是砖头,怎么就成了飞机呢。
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哲学问题吗?
韩东梅看着同学垮着一张脸忍不住笑了,“不明白就对了。”
拍了拍同学的肩膀,韩东梅挥舞着小手,继续看书。
其实她也不知道秦蓁在忙些什么,进入课题组的人都要签订保密协议。
别说是同学了,就连家人都不能说。
韩东梅趴在书本上,她也好奇啊!
秦蓁最近到底在干嘛?
事实上,秦蓁和韩东梅一样在看书。
进入到课题组后,课题组里的师兄搬出了一堆书,“看吧,这三个月先看这些书。”
和秦蓁一同进入课题组的乔山懵逼了,瞧着那码成小山高的书,他整个人都不太好。
少说也有四十多本,三个月看完?
这意味着两天看一本书?
乔山随手翻看了几本,有些是他已经学过的,但还有一些则是见都没见过的。
两天肯定看不完啊。
师兄周辰瞧了眼俩新人,“有问题吗?”
乔山稍有些迟疑,让一起入组的小师妹先说。
不可能看完的好吗?
然而小师妹的回答出人意表,“没问题,谢谢师兄。”
周辰看着年轻的姑娘也露出友好的笑容,“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不过这里大家都挺忙的,你得抽时间。”
这边正忙着呢,冷不丁的过来问问题,谁能给好脸子?
周辰也是看小师妹长得可爱,忍不住给出了小提示——
课题组生存第一法则,有眼力见儿。
秦蓁点头表示明白,“好,那回头可能要打扰师兄师姐了。”
周辰笑了笑,又看向了一旁站着的年轻人,“小乔你有什么问题吗?”
乔山没想到秦蓁答应的这么快,他原本有问题也不好说,只是脸上带着些犹疑,好一会儿这才说,“师兄你能别喊我小乔吗?喊我名字就好。”
他不说还好,说了之后周辰和秦蓁纷纷反应过来轻笑了下。
乔山觉得更尴尬了,他本来就皮肤白,怎么晒都不会黑的那种,五官又有些秀气。
同学开玩笑的时候经常喊他小乔,为此乔山抗议过好多次,好不容易没了小乔这个诨号,同学又叫他大乔。
乔山整个人都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