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礼物?”
说起来她倒是也有给郑思明他们带礼物, 只不过回国后收到了太多东西,自己在西班牙买的反倒是被压得找不到地方了。
“那还用说?”
郑思明和郁聪进行准备了这么一个盛大的礼物,用他们的方式来庆祝秦蓁为国争光。
那个一个极为别致的礼物。
舞台上的郁聪拿着吉他,看着站在台下的人。
“这首歌送给我们的小妹妹,愿她能够继续快乐的奔跑,永远都拥有十八岁的美好!”
当吉他声响起,舞台上清瘦的青年嘶吼一扫往日阴郁时,台下的秦蓁笑了起来。
真好。
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这可真好。
……
奥运会所带来的亢奋持续了许久。
到了年底,都热度不断。
毕竟互联网还没有闯入这片土地,电视广播和报纸还是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
当这些媒体整天翻来覆去的报道着关于田径甚至说关于秦蓁的新闻时,大众想要忽略都不能。
托这热度的福,秦蓁也忙得很。
倒不是她商业代言多,实际上那玩意儿还真没多少,而且适合秦蓁代言的并没有几个。
主要是当地一些企业和体校甚至普通学校的合作,捐资修建操场。
这是好事啊。
毕竟现在可不就是先指望企业帮帮忙,毕竟国家还穷的很。
但人家出钱了,总得要秦蓁出个面才是。
某种意义上,这算是一种交易吧。
秦蓁为此没少露脸,好在伴随着冬季集训的到来,她总算可以暂时告别这东奔西走的生活了。
苗苗觉得秦蓁这是给自己找麻烦,“你这辛辛苦苦的都没训练,万一回头成绩不好了,那些记者肯定转脸就骂你。”
她是觉得秦蓁这样太不值得了,那些记者可从来都不讲道理。
“还好啦,你最近训练怎么样?”
苗苗转项目有段时间了,只不过奥运会前后秦蓁都忙得很,也没太多时间关心苗苗他们的训练情况。
“还行,我明年全运会应该能去试试看。”
得先拿到一些还可以的成绩,才有资格去参加大赛。
苗苗还年轻,来年也才十八岁,只要能够长足发展,机会倒是多得是。
“要是有什么问题就跟我说。”
苗苗听到这话欲言又止,好一会儿才开口,“你都快成奶妈子了。”
怎么就不能让自己轻松点?
轻松。
这个词让秦蓁恍惚了下。
她这几世,好像从没有轻松过。
怎么可能轻松呢。
太穷了,不努力种田怎么度过那灾害时期?不努力挣钱怎么去养活国防军工?不跑出成绩来,怎么鼓舞国人和这成百上千的田径人呢?
别人有偷懒的时候,可秦蓁却注定了不能像寻常人那样。
“等我退役后就天天睡懒觉。”
“你才多大,可别让齐总听到这话,不然还不得气死?”
十八岁,大部分田径选手还没出成绩的时候,秦蓁想着退役。
她要是齐怀中,想打人!
秦蓁哈哈笑了起来,“就想想嘛。”
退役也只是个念想而已,得再过些年。
卡尔·刘易斯声名大噪是洛杉矶奥运会,参加了三次奥运会的人三十而立,如今还要剑指第四次奥运会呢。
秦蓁算了算自己的时间,如果身体没出问题的话,她怎么着也能参加悉尼奥运会吧,甚至于再努努力还能再去希腊一趟呢。
退役,早着呢。
……
冬训期间,国际田联又抽检到秦蓁。
甚至于在她回上海过年时,都被通知进行飞行尿检。
李翠兰还有些不明白,倒是郑国钧脸色很不好看,瞧着那几个外国人,怎么看都不顺眼。
“他们就这样,小人之心习惯了。”频繁的抽检秦蓁早已经习惯,只不过除夕夜闹到家里来的确不太好。
好在她回家过年,足以弥补这一切。
郑秉文一家三口来这边一块吃的年夜饭,闲聊的时候施红提到了赵海。
“对了蓁蓁,你明天是不是要去看看你赵指导?我让你叔叔准备了些礼物,明天去的时候记着带上。”
两手空空总不是那回事。
秦蓁笑着应了下来,“谢谢阿姨。”
“这孩子,那么客气做什么?说起来你赵指估计忙得很,听说现在让孩子去练田径的越来越多了。”
就算不能当奥运冠军,来锻炼身体也是好的嘛。
过去总觉得运动员没什么文化,可秦蓁在奥运会后的那段电视采访可是让不少国人惊掉了下巴。
被外国记者采访时,那英语说得流利极了,真是应答如流。
谁说运动员都文盲的?
有文化的运动员家长们稀罕的很,以至于秦蓁说出“学习之余锻炼身体也很重要”这话后,家长们恨不得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