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赛程安排优先考虑是明星运动员是否兼项。
国内田径赛事本来也不是多受重视的那种,目前也没啥田径明星运动员,也不怎么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能力稍强些的运动员都会兼项,赛程安排上就注意错开。
秦蓁完全属于捡漏的被照顾,毕竟参加比赛前她还是“无名之辈”。
只是消息传播的速度总是那么的快。
整个大院都知道,秦蓁去参加全国锦标赛,而且跑得还挺不错。
“真的假的,那孩子这么出息吗?”
“老郑有必要骗人嘛,不行的话等明天买份报纸看就知道了嘛。”
报纸可不会为了一个退休老干部在那里扯谎,所以郑国钧完全没必要扯谎。
“那可真不赖,说起来也是老郑和老李可真是好人有好报,这孩子明明是靳教授的闺女,如今倒是被郑家捡了个便宜。”
“也不能这么说,你说那会儿秦蓁都没出过门,看到人也怯生生的样子。后来被老郑他们老两口收留后,人也好看了,见到人笑眯眯的打招呼落落大方,真的不一样。”
“是啊,不知道咱们靳教授会不会后……”
大院里的阿姨正聊着,一抬头看到靳晨晖站在那里,那话卡在了嗓子眼里,很快就又笑眯眯道:“靳教授下班了呀,怎么今天没去接珍珍。”
靳晨晖站在那里挪不动脚步,感觉脚底下像是生了根,他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谢敏带着她去看电影了。”
“哟,那怎么没一起去啊。”
看着大院里的阿姨们挤眉弄眼,靳晨晖的解释都变得那么无力,“我还有点文章要看。”
他脚下乏力的往楼上去,背后是那几个老邻居的议论声,“对了,知道秦蓁的亲妈在哪吗?”
“谁知道啊,不过听说也是个回城知青,可真是命苦哦,爹妈都不要。”
“小孩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那声音被甩在后面,可又在脑子里魂之不去。
靳晨晖开门的时候手里的钥匙哆嗦个不停,他深呼吸再深呼吸,可手就是在颤动、颤动,好一会儿这才把钥匙送入到孔里,可手又没了力气,怎么都拧不动。
怎么会这样呢?
他也不知道。
屋里头很是宽敞,可他的心里却堵得慌。
他哆哆嗦嗦的走到电话机那里,那串从没有拨打过的号码就在嘴边。
可拿起话筒的瞬间,靳晨晖还是无力的把它放下了。
好一会儿,他这才是打电话过去,“齐主编在吗?我是出版社的想找她说个事。”
……
第二个比赛日。
径赛场上接力赛最先开始,而作为青少年组的u16女子4×100,要率先热场子。
实际上,这个热场子就是给国家队的教练们看的。
毕竟没啥观众,何况又这么早呢,十点钟就比赛,工作日哪有那么多人来看比赛。
苗苗在个人短跑项目中先后失利,只能寄希望于接力赛。
实际上这最后的稻草一点都不稳,原因倒是再简单不过。
除了秦蓁和苗苗,剩下两棒都没报名百米个人项目。
简单点说,成绩拿不出手。
之所以会报名4×100m接力,这就是个态度。
苗苗甚至都想要弃赛了。
秦蓁还有400m的比赛要跑,那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比赛,不管是体能还是精力要求都非常之高。
如果弃权不参加比赛,或许能够让秦蓁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小姑娘的心思藏不住,秦蓁觉得这孩子过分可爱,她就说苗苗怎么会那么没眼光喜欢严格,分明是喜欢她嘛。
“先给我热热身。”
秦蓁这话让苗苗恍惚了下,其他俩小队友连连点头,“蓁蓁你放心,我俩绝对拼尽全力去跑。”
她们虽然能力不算是特别好,但也会很用心的。
“行,尽力而为就好。”
接力赛是一个很讲究策略的所在。
团队项目一贯讲究技巧,4×100更是将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到极致。
谁跑第一棒,谁跑最后一棒都有讲究。
一般来说,最后一棒要跑得最快的来,毕竟最快嘛,爆发力相对好一些。
而第一棒又需要极快的反应速度,因为这一棒是跑的弯道,还需要运动员具有不错的跑弯道能力。
第二棒需要稳,有点像是百米赛跑中的途中跑阶段。
第三道又是弯道,需要弯道能力突出。
用苗苗的话来说,“需要四个秦蓁。”
秦蓁的反应超一流,即便是和那些成年组的相比都不遑多让。
至于弯道能力在200m中被检测了,毋庸置疑。
冲刺能力虽然说不上超一流,但是在她们这群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
所以需要四个秦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