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赶海养家糊口(女尊)(148)

作者:阿茶家的茶 阅读记录

春播后,会试结束,令人意外又不那么意外的是钱邕竟然考取了三甲榜,赐同进士出身。

同时明成知县因为政绩考核优而升了职,考虑到钱邕是明成县人,就让其补了这个空。

钱邕就成了明成县的父母官。

但是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在整个山礁村一片贺喜声中,钱家却不如大家以为的那么高兴,至少是喜忧参半。

毕竟钱邕当初是被放逐到了骊山书院的,她都能做出谋同族姊妹之夫的事来,这个人的人品就很有问题,那么对让她吃了那么多苦的钱家人,会有什么好态度吗?

尤其是和她正面冲突过的钱海珍,若不是海珍大小也是个官,恐怕等待她的就是钱邕挖空心思的报复了。

果然等年中时钱邕回山礁村祭祖的时候,老村长和钱叔的顾虑成真了。

祭祖当日,名义上是钱家养女的海珍自然也带着夫郎一起去了,却没想到钱邕全程眼睛都好像黏在秦玼身上了似的,气的老村长当天回去就一病不起。

可惜的是钱家唯一能对钱邕有些威胁的钱伯跟着上一任明成知县去郡上任职了,正好和钱邕的行程错开。

而且钱伯的这个行为也是在无声的宣告,虽然钱邕考取了同进士,而且还做了明成县的父母官,但她这个母亲依然不认她这个伤风败俗的女儿,宁愿离家背井的在外面给人家当个没品级的幕僚,也不愿意靠着这个女儿。

以至于明面上看起来,在整个明成县似乎没有人能拿捏住钱邕了。

至少在钱邕看来正是如此。

什么?海珍是太仓令,和明成知县同品级?

钱邕心中暗斥,一个毫无实权的小官,类似搞科研的职位,说到底就是个农民。

能比的上她手握一县的生杀大权吗,就算明面上不能把她钱海珍怎么样,她就不信找不到机会。

迟早她要让秦玼知道谁才是值得他委身的归宿。

可惜已经被钱伯单方面逐出家门的钱邕错过了从她母亲口中得知海珍背后站着海澄的消息,犹自还做着春秋大梦呢。

这日正赶上旬休,钱邕打着回乡探望生病的祖母的名义回了山礁村。

可人刚下了码头却换了另一个方向走,正巧碰上了打猪草准备回家的李伊水。

“见过知县大人。”李伊水含羞带怯的正好站在钱邕身前半丈远,学着在县城捡到的那些衣着光鲜的小郎的样子盈盈弱弱的一屈膝。

其实如果不是身后还背着一筐煞风景的野菜,李伊水还能勉强算是个能吸引人视线的清秀少年。

他早就知道钱邕当了官,只不过这还是人回来后第一次见到,顿时感觉钱邕整个人好似都不一样了,全身好像都发着体面的光。

钱邕自然不记得这人是谁,她穿越过来之后根本就没回过两次山礁村。

顿时有些着恼的僵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李伊水却不知道钱邕的眼中闪过的怒意,还犹自美滋滋的微微一笑,眼中含情的看着她。

主动询问道:“大人这是想去哪里啊?”

却不想正中钱邕下怀,指着海珍家的方向,“听说去年我本家妹妹海珍被封为太仓令,正好本官近日有空去看望一下,不过我有点不记得她家怎么走了。”

这确实是实话,她刚才下意识的想去找秦玼,可是走了两步才发现祭祖那天她是见到两人从那边过来的,但是海珍家具体住在哪里,她还真不太清楚。

李伊水见状连忙毛遂自荐。

就这样两个各怀心思的人走上了去海珍家的路。

前半程一路沉默,钱邕却不满意了,因为这人走得实在是太慢了,好像恨不得脚底蹭着地面走似的。

可她有求于人,也不好太多催促。

“是不是你这东西太沉了?”

李伊水以为钱邕想帮他,连忙故作为难似的点头,刚把手搭在背带上就听钱邕冒出一句话,气的他脸都红了。

“要不先放在路边吧,一会你再回来取。”

李伊水咬了咬后槽牙,低下头五官扭曲了一瞬,这才勉强控制住情绪。

“没,没事,不算沉。”

不过这会李伊水也知道钱邕是铁定不会心软了,只好加快脚步,不然遭罪的可是他。

两人走着走着,李伊水故作随意好奇的搭话,“钱大人您都做了知县父母官了,怎么还亲自去那钱海珍家呀。”

钱邕不在意的随口道:“太仓令轮品级与本官同级。”

“什么?”李伊水瞪大了眼睛,“太仓令……那钱海珍做了那个什么太仓令,还是个官?”

在山礁村这些村民眼中,虽然也听说了海珍是什么太仓令,但在她们看来,只有住在衙门的才是官,海珍这种跟他们一样种地的叫什么官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