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首辅(34)

作者:诸佛龙象 阅读记录

管光武自从那天放下话后,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将他给他讲的《封神演义》写了出来。在写书的时候,他以前不务正业看的那些志怪记神的书派上了用场。

他将宁砚讲的只有骨架的故事充实丰满,写成话本,印刷成书。然后利用他那个亲生的爹的商路将书给卖了出去,销量还十分可观。

虽然除了故事主线还在,已经和原著差到了十万八千里,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开先河的书。难登大雅之堂,却足够抓人眼球。

管光武也没有忘记他之前说的话,将赚的钱两人五五分账。宁砚就待在家里学习,却每月都有一笔收入入账。

开年的第一个月,宁砚就从一个当地一个乡绅那里花六十两买了十亩良田,旱地与水田各五亩。

一般良田的市价在七两到八两一亩,但那名乡绅有意结交宁砚,就六两一亩卖给了他。

将田买回来后,宁砚就全部租了出去。当时他还笑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古人了,有钱不做别的,就买地。

管光武喜欢上了写话本,好在书中满足他求仙问道的愿望,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文武散仙”的浑号。

而宁砚喜欢上了这种坐着收钱的感觉,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继续合作了下去。

他看过的小说不少,虽然不能将所有情节、人物都记住,但记几个主要人物和剧情的大致走向还是可以的。至于具体的内容,就可以交给管光武自由发挥了。

他交给小六子的那张纸上就是他给管光武的第二本书——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这本可以说是开了仙侠小说先河的著作。

上面记载了几个主要人物和故事的开头以及结局。至于其他的,记忆早就模糊了。他就自己想象写了两三个情节的大纲,用来给管光武启发思绪用。

接下来怎么写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他只需要坐着等钱来就好。这本不行,那就下本继续,反正他还有的是想法。

管小六走后,宁砚从钱袋里摸出了一块银锭塞到了陆秋歌手里,笑呵呵地说到:“拿着存点私房钱,我知道女人有钱会心安几分。”

陆秋歌被逗笑了,弯着眉眼问道:“你知道?你从哪儿知道的?”

宁砚玩笑的道:“反正我就是知道。以后啊,我每个月都要帮你存私房钱。要是哪一天我对不起你了,你就用钱雇人揍我一顿出气。”

陆秋歌看着那双清亮的眼睛,心底颤了一下,然后轻轻的攥紧了手中那锭银子带着温度的银子。

**

二月二十八日,已经收拾好行囊的宁砚便启程进京赶考。这次要去的时间更长,交通工具的落后,光是一来一去路上便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考试、等放榜的时间,等他回来的时候,春天都变夏天了。怕分别的时候不舍,宁砚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稍稍的出发了。

他不知道的是有人起的更早,一直默默的目视着他离开,然后躞蹀回房,拥被难眠。

这一次宁砚赶考条件好上了不少,因为凤鸣县刚好有一个商队要进京,管光武出面让他们顺便把宁砚也给带上。

宁砚待在马车里,被颠了几天后也渐渐适应了下来。和他同坐的是商队的东家和账房先生。

一路上宁砚从这个走南闯北的东家口中了解到了不少大凉朝各处的风土人情,丝毫不觉得行程枯燥无聊。

九天后,当看到眼前高约六丈的雄伟城墙时,宁砚还被震撼了一把。由大凉开国帝王亲爱写下的“上元府”三字更有着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霸气。

经过盘查后的冯姓东家朝宁砚走来。“宁公子,进城后你还要和我们同行吗?”

宁砚回道:“已经叨扰东家这么多天了,就不继续麻烦了,我自行进城就好。”

冯姓东家洒脱抱拳道:“那我们就此别过,以后有缘再见。冯某提前在这里祝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宁砚也学着冯姓东家的样子抱拳。“宁砚也在这里愿东家商途顺利,家藏万贯!”

在城门口和商队分别之后,宁砚就独自进了城,找了家客栈住下。在等会试开始的时间,他除了去看了一趟贡院的位置外,哪儿也没去。

直到三月八日,宁砚进入贡院。

三月九日,会试第一场开始。

三月十二日,会试第二场开始。

三月十五日,会试第三场开始。

三月十六日,宁砚离开贡院,会试结束。

站在大门外,宁砚深深的看了一眼贡院,心底长叹了一口气。

他有些高看自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六百年的历史,终究还是力有不逮。会试的第三场的史论题,他只写了只言片语,盖因所考的史事他根本就没看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