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番外(40)
静娴倒是没想到能光明正大的出去玩,虽然有时候自己也会溜出去,但是跟这个可是不一样的啊。
自己溜出去就得躲躲藏藏的,哪有正儿八经的出去玩好啊?
果然第二天胤禛从上书房回来就到了正院,带着静娴,又带上了几个人,没有穿着华丽,反而是一身粗布衣裳,坐着马车先到了京郊的农庄里,又弃了马车步行去田间地头上走走。
胤禛边走边看,有时还跟老农聊起农时。
正巧现在是收割麦子的时候,静娴看着这番热闹的情景扯着胤禛的手说到,“爷,咱们也去帮帮忙吧。”
这简直正中胤禛下怀,刚才他就想说了,又顾及着福晋在这里不想叫她受累,现在福晋自己提出来了,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要说起这俩人,静娴前世孤儿院长大,真是啥活都干过的,这些农活也是从小都干惯了的,还想着到时候自己会干,胤禛不会还能笑话他,结果人家也是能做的。
康熙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想要知道农事光从书上来是不成的,皇庄里还种着康熙御稻呢,诸位皇子虽没有亲自下手,倒也大体知道该怎么做。
俩人说到就做,就近去了一块地里。
第三十二章 农家饭
“哎,这位大爷,问你个事。”说实话静娴真是佩服胤禛,跟个老农就能说吆喝就吆喝,说叫大爷就叫大爷。
那边地头上一个看着年纪挺大的老头子就踱着步子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胤禛也跟他学着抄着手问到,“大爷,您贵姓啊。”
大爷乐呵呵的说,“什么贵姓,我姓周,咱们村大部分都姓周。”
老大爷一屁股坐在地头上,胤禛也没有半点皇子的矫情,也跟着坐下,“哦,那可是周家村吧,”还拿眼睛来看静娴,“媳妇,咱这是找对地方了,你那老爹估计就在这里了。”
又转过来问到,“大爷,问你个事,咱们村里可有个姓李的。”
大爷抹了把头上的汗想了想,“还真有过,前几年走了,不在这了,不是本乡人,回家乡了吧。”
那可真好,要是在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了。
“哎,那可咋办,我这媳妇小时候被人卖了,好不容易想起这么个地方来,结果还找不到人。”
老大爷一脸的疑惑,“老李有个女儿吗,不太记得啦,找不着就算了,你们自己得好好过日子才成啊,这两年年成好,每年都能存下不少粮食,日子好过的很。”
胤禛就接过话来,“是呀,我们住的还在南边,麦子割的早,都收拾好啦,地里这几个都是您的儿孙吧。”
就看这大爷立马笑的一脸自得,“是啊,我总共五个儿子呐,我们村的地主家找了那些个妾都没生个儿子,挣那老些银子有啥用,连个传下去的儿子都没有。”
胤禛就笑,“是呢,我家里我爹十几个儿子呢,我排老四。”
就看周大爷立马换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哦呦,那可真是了不得,怎么养的呢,这老些儿子可得费好多粮食呢,那你家肯定是地多了。”
胤禛就笑,“可不是,我家地多,养得起,您老养的了这么些儿子也不容易,这样吧,我帮您干点活吧,反正人也找不到了,这会也回不去,不差这点时间。”
然后就看后面苏培盛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我的爷啊,就是皇上都没叫你真的下地去干活哎,咱们在这聊聊天不好么。
反正不管好不好的,他都下了地了,刚上手确实有些生疏,可是要不就说人家聪明呢,聪明人干活都学的快,一会就自己调整过来,干的像模像样了。
还别说,他还真不是做样子,正正经经的在人家地里干了一天活。
还跟人家老儿子也聊上天了,“哎,你们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
大爷家的老儿子还只有八岁,正是贪玩贪吃的时候,这么一问就跟那竹筒倒豆子似的说到,“那多了去了,这地里麦子还青的时候,”说着又去看看他爹在不在,“偷着来摘几把,在火上烤了吃,可香了,还有那榆钱,我跟你说啊,我家门口就有一颗,每年春天都要摘下来,拌上点粗面,蒸来吃,吃起来那面都试不出来粗了。”
说着就拉着胤禛说,“今儿个,都别走了,你们来我家吃饭,别的没有,一顿粗粮还是能吃得起的,我去跟我爹说。”
都不等俩人拒绝就喊起来了,“爹,爹,今天叫这个,哎,你叫啥。”
胤禛就笑着说,“我姓黄,家里排行老四。”
那边就又吆喝上了,“叫黄老四今儿个上咱家吃饭吧,叫俺娘多做点呗。”
那头周老爹就说了,“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给你爹找事干,成,就在咱家吃吧,帮着干了一天活了,是个实诚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