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路(45)

作者:阿呆点点 阅读记录

常秀才对于这个聪颖勤奋的学生十分欣赏,给他增添了不少功课,要求也越发的高了。

像这次,别人都只要写10篇大字,而唐林则要写20篇,要不是和其他人对比过,他都要觉得是自己的字太烂了,所以才会加一倍。

这种时候,林墨和林砚就苦了,不一起写的话,好像不太好,但一起写,真的太累了,不过为了这份兄弟之情,林砚坚持了下来,字迹进步良多。

明天就是休沐日,因为这几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多,唐林就抄完了一本《中庸》,得了四百文,想到现在县城大门已开始动工,那么爹肯定也去服徭役了,就花钱买了十几个肉包子,又买了几斤肉带回去,给爹补一补,恩,大家都要补一补。

这次是唐大海来接唐林的,看着背箩里的东西,想说不要买这么多东西,可又想到三儿子最近是瘦了不少,也就不说了,只是让唐林下次不要买这么多肉,够唐明一个人吃就可以了。唐林就说想让大家一起吃,让爷爷奶奶也尝尝肉包子的味道。

每次唐林回家,家里几个小的就知道有好吃的了,就连大丫二丫也都有些期待,她们也很喜欢吃那些点心糖果的,就算会被娘亲拿走一部分,可在奶奶地方还是能吃到一些。

唐大海带着唐林先去了李家村,半路上,唐林就看到了爹还有小舅舅,让爷爷先去接木头和森森,他则留下来跟爹还有小舅舅说说话,还从背箩里拿出了水和几个肉包子。

唐林刚过去,就被小吏拦了下来,听他介绍说是常秀才的学生后,小吏才放了行,唐林还塞了个肉包子给他。

小吏拿到肉包子,虽然不是实打实的钱,可有肉包子吃也是不错,就帮忙叫了唐明和李阳,让他们说会儿话,嘱咐时间不能太长。

看到爹和小舅舅来了后,唐林赶紧递上水让他们先喝,拿出了包子,吃饱喝足也就说两句话的功夫,小吏就过来赶人了,正好,这时爷爷也出来了,唐林和爹爹和小舅舅道别后,跟着一起走了。

官府在这附近搭了一些草棚,所有服役的人都是在草棚里睡的,只有些家近的人才能回去睡,唐明虽然不能回家,可岳家就在这边,也有个能安心睡觉的地。

天气越来越冷,到了十月中旬,唐明总算能回来了,在最后几天,唐明一直在山下村修路,那边本来就偏僻,山多,气温低得很,回来后,唐明休养了好一阵才缓过来,唐林还偷偷去找了郎中,开了些温补的药丸子,让唐明吃。

为此,唐明又去县上打了份工,毕竟儿子太会花钱了,他不得不多赚点、多存点,以防儿子把钱都花完了。

第24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下子五年过去,唐家原来的土胚房已变成了砖瓦房,青砖黛瓦甚是好看!

在主屋右边的厢房里,有个身着窄袖青袍、容貌清隽的少年正站在书桌边练字,那就是唐林。

唐林看着自己写的大字,虽不能算是大成之作,但是与往昔相比,亦是精进良多,常秀才也评价他的字小有火候,要是以后勤加练习,未必不能成为书法大家,家里人、同窗也都常常夸赞他的字,要不是唐林内里是个成人,时时提醒督促自己,恐怕早就在这样的夸赞中懈怠了。

这几年里,唐林除了学习四书五经,还在书斋里看了不少杂书,有时涉猎过多,还会被常秀才斥责,但唐林却另有想法,他觉得四书五经虽然重要,可其他的也不能拉下,特别是律法和算学,虽然在文人眼里比不上正统书籍,可也是极其重要的,平日里也会经常用到,所以要好好的学习一番,对于算学,其实唐林也就装装样子,以前都学过,而且还比这深,虽然转换成了文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习惯了之后,唐林的算学比大部分人都要好得多。

重点在于律法,这是必须理解吃透的,所以唐林花了一部分的精力在了律法上,除了自己看,还给家里的人讲,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自从认真读书之后,唐林从未想过止步于秀才了,他想往上考,就算只考上了举人,那也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但要考上去,就一定要管好家里人,知道什么事情是犯法的,他总不能一直盯着他们。

唐林将笔放下,又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册,上面是前些年县试的试题,他每天都会在上面挑选题目做,这几年下来,已把墨义和经帖做熟,而诗赋虽然不是首首都是佳作,但也算拿得出手,至于策论那可是唐林最拿得出手的了。

对此,他很庆幸本朝的科举形式虽与明清相同,但内容却跟宋朝差不多,策论这块并没有太多的限制,若真考明清的八股文,唐林怕是得费大量的时间去吃透那些格式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