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11)
晚上,唐明几乎睡不着觉,只想着日后再多去赚些钱,供自家儿子读书。
而唐林经过这一日奔波,也下定了决心要好好读书,读出个名头来。
第7章
第二日一早,在跟着长辈一起吃完朝食后,唐木就拉着唐林的手一起沿着大路去李家村。
李家村和小河村相邻,两个村子间互有通婚,不过因为小河村当初是由逃难而来的十几户人家组建起来的,所以里面姓氏杂多,除了村长比较有威信外,并没有宗族之分。
而李家村并非如此,李姓是村里面的大姓,整个村里极少有外姓,就算有,也是被排挤在外,在村子里,族长和族老的话语权比村长还要重。
小河村的人对于李家村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每回去镇上,都要经过李家村,从地理位置来说,李家村比起小河村要好得多。
李家村离双山镇近,去镇上方便,小河村到镇上徒步要走上一个时辰,而李家村到镇上只需要走小半个时辰,也是因为如此,对于离镇上远的村子里的人,李家村的人都有一股优越感。
唐林和唐木走在路上,身上背着竹壶,口渴了喝上些许水,毕竟还有好长一段路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只需要走上半个时辰的路程,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是不短的,更何况唐林才五岁,脚程更是慢了不少。
等到唐林和唐木走到李童生的私塾,已过了一个多时辰,从卯初二刻(6:30分)出发,到辰正三刻(8:45分)才走到私塾,等他们进去的时候,李童生已经在里面教孩子们读书了。
看到唐林和唐木现在才到,李童生皱了皱眉,呵斥道:“还不快进来,才第一天念书,就晚到,竟没有丝毫的向学之心。”
听了李童生的话,唐木的脸涨得通红,只是喃喃道:“先生,我错了。”
而唐林的心里却有些不服,本来一大早起床,又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又累又饿,到了还被李童生说了一通,使得他的心情更加烦躁。
而且昨天李童生并没有告诉他们今天要几点到,虽然昨日他们没问清楚有错,但李童生也有错处的。
虽是如此,但唐林也知道他现在是个学生,古代要求尊师重道,若是开口顶撞,那么以后求学会艰难许多。
所以,他只是稍显天真地说:“先生,我们是什么时辰念书呀?林子和哥哥以后一定会早早过来的!”
被唐林这么一问,李童生也反应了过来,昨日忘记讲时间了,可身为师长,李童生怎会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做错了呢?
于是,他让唐木和唐林两人走到私塾里,指了两个位置让他们坐好,并跟他们说:“正所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你们也要早早地来念书才是,记住了,你们要在辰时初(7:00)到。”
“是,先生,我们知道了。”唐林和唐木连连点头,不过唐林却在心里哀叹,以后4:30就得起床了,这真的是起得鸡还要早了。
因为唐林和唐木两个是后来的,他们的进度也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所以李童生给了他们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面便是他们要学习的内容了。
这几张纸有些破旧,有的边角还有小洞,不过还是能认出上面的字的。
唐林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这些字算得上规整,但以他的眼光看来有些匠气,当然,这也比他要好得多,毕竟他也就在中小学书法课上接触过毛笔字,还能记得握笔的方式就不错了。
这些应该就是李先生自己默写下来的启蒙书籍,虽然没有装订起来,但也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纸上的字是繁体字,这让唐林有些庆幸,至少他能连蒙带猜出不少,自己默默念了念,开头几句还是蛮熟悉的,应该是《三字经》,这让他放松了不少,《三字经》是在宋朝的时候出现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朝代也有,但有这个共同点,也让唐林心里有了底。
这一天,李童生带着两人将《三字经》念了一遍,也正是这一遍,让唐林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三字经》前面劝学的都一样,也有孔子、孟子、窦燕山等人物,后面的重要典籍也都有,可是这朝代确是大为不同。其中那一句“嬴秦氏,始兼并。”让唐林知道秦依旧在,可秦非是二世而止,而是多存了两世,也不知道这后面两世是怎么来的,但这也使得后面的朝代都大不一样了。
虽说朝代不一样了,可该出现的书籍、诗篇依然存在,所以该学的依然要学,唐林对于这一情况,欣然接受,虽然高二选了理科,但这之前的时候还是学过一些比较有名的文言文篇章的,总比什么都不知道来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