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软饭王(239)
“明天我去邮局问问看……”
就以他家老大这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的水准,不至于高考都考不过啊!
说不定是哪里出了岔子了,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没有走上正轨,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说不准。
“你放心吧,要么是我真没考上,要么就是通知书还没来……应该不会有人冒名顶替什么的。”
宋城讶然,“你怎么知道不会?”
原歌十分的胸有成竹,“因为我报的是外国语大学,还是葡萄牙语专业啊……”
宋城正扒饭的手顿了顿,“嗯,那倒真是。”
在前几个世界,宋城在新闻里还是听过好几例被冒名顶替结果被改变人生的。
但原歌报的这个专业就太刁钻了。
本来这个时代,普通人想学外语,都挺不容易的,这会儿可没有后世满大街的培训班,网络课,网上到处都能找到的各种教程。
这会儿想听外语,只能靠收音机。
然而收音机还是个奢侈品,别说收音机容易坏了,就是收音机老不坏,光是电池的开销,就不是穷人家里能花得起的……再一个收音机里能收到的教外语的节目极少,倒是有一个□□,可那能随便收听嘛?里头可是动不动就播点接头暗号什么的……别外语没学到,倒被洗脑成了敌特了。
而且这还只是英语,更不用说葡萄牙语专业了,光看这个就能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给吓跑了。
真是有门路的人,一看这专业,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去顶替。
要不然等开了学一上课,啥啥都不会不懂的,分分钟漏馅好吗?
宋城想到那个画面,忽然还挺有喜感的。
正在那脑补出一出反腐大戏,就听着他家院子门口突然热闹了起来。
滴铃铃……
“小宋,小宋!快出来,你们家有大喜事啦!”
“马小铃是住在这儿吗?”
“小宋你媳妇考上大学啦!”
“真考上了呀!哎呀我的妈!这可是大奇闻了!”
“还是海城的大学呢,外国语大学!”
“妈呀,咱们乡就不是剃的光头啦!”
“这可是新鲜事,男人没考,媳妇倒是考上了,他家娃娃还不到两个月呢,这要怎么上学啊?”
“考都考上了,还怕娃娃没人看,让老娘来看呗!”
热闹嘈杂中,邮递员小伙把邮包里的信郑重地掏出来。
再三确认了面前这位年轻小媳妇就是原小铃,甚至还看了看村委会开的介绍信,这才把信交给了原歌。
“恭喜你啊,小原同志,咱们乡你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还是这么好的大学,常书记都到我们所里问过好几回了!估计乡里头还有奖励呢!”
眼看着小宋媳妇接了信,撕开口,拿出里头的通知书来,那是朱红色打底,烫金的几个大字,看着别提多气派了!
话说别看就这一张纸,有了它,这人立马身价就不一样了,有了高学历,未来就有铁饭碗,要是运气好,分到什么机关部门里,说不定还有大出息呢!
好奇的街坊邻居们都纷纷当成宝贝一样的传看着,宋城赶紧跑回屋,把早就准备好的瓜子糖块端出来请大家吃。
“呀,这个可一定要多吃点,沾沾大学生的喜气儿!”
“还是小宋早有先见之明啊,提前把喜糖都预备上了!”
这种物资紧缺的年月,能吃到这些零嘴的机会实在不多,甭管是不是沾喜气吧,反正那满满一大盘子的瓜子糖块都给一抢而空了。
有的人装了半口袋的零嘴,回到自家就喜滋滋地拿出来给家里的娃吃。
“香吧?这可是你小原阿姨考上大学的喜糖,你多吃点,沾沾人家的喜气,过两年也给老子考个大学回来!”
他家娃,“……”
我太难了!
第99章 文艺青年(19)
宋家小院打从接到好消息起, 那访客就没断过。
街坊四邻就不用说了。
就连乡里的几位大领导们, 都组团来围观, 哦不, 是来慰问了。
身为一个刻苦学习,连生孩子都不阻她上考场的新时代青年,原歌不光得了慰问,还得了一百块钱的奖金呢!
不要小瞧这一百块钱, 这个时代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十块钱, 就算是乡长这种级别的,也就是四十来块钱,收入差距小, 钱还特值钱。
听说了这个爆炸性消息的原母, 简直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今年福来村的知青们战果还是不错的,福来村基本是全乡条件最差的村子,知青们如果不努力,那就得一辈子呆在这儿, 所以个个都玩了老命拼的, 但也只考上了三个中专。
虽然原家全家人都来给小两口道喜,顺便送几样原歌上学用的东西,但原母还是找了个没人的机会,拉着原歌的手, 忧心忡忡地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