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软饭王(195)
最近京城中终于大事抵定,可以不用再人心惶惶的了。
之前好多家达官显贵都在争斗中被牵连,抄家灭族的都有,也得亏他们勇平伯府当家人,也就是她舅舅行事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在任何一系里站队,因此虽然没有从龙之功,好歹是保全了一大家子人。
只是新皇的重臣,居然是她叔祖父宋琅,还拿走了大房的爵位和国公府,这就让她很是意难平了。
但意难平又有什么用,她一个深闺妇人,嫁的夫家也不过是伯爵府,难道还能扳倒娶了公主又一门双国公的叔祖父吗?
“慧儿……”
院外脚步声响,一位身穿武将袍的年轻郎君走进院子,门口的丫头忙打起帘子,通报了声。
宋慧看了眼闺女已经睡着,就忙起了身,在厅里迎到夫君,也不吭声,指指内室,两个人去了西次间说话。
“什么,你说皇上下旨,要宁地缴税?还派了叔祖父去做钦差?”
宋慧听得就是大吃一惊。
“这好好的,怎么就要收税了?”
都传说小宁王暴燥凶悍,用兵猛如虎,朝廷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而且还是让宋琅去做这得罪人的差事?
“自然是因为国库空虚,先前都是想着办法往自己口袋里捞,生怕捞得少了留给别人,结果可不就是耗了个七七八八?各地征讨大军去平乱,这又得拨粮拨钱,把剩下的那点底子又给折腾光了……最近又听说从宁地来了个从前华侧妃身边伺候的宫人,回来给圣上说了不少宁地富裕的事,可不就让圣上想起宁地来了么!”
王大郎现在身上有七品武官的实职,也是待过军营的,对时事还是了解的。
那宁王既然能大败北蛮,绝对不是好惹的主儿。
虽然说小宁王今年也不过二十二三岁,比起新皇来绝对是乳臭未干的小儿了,但要论起行军打仗,小宁王的经验可是强过多少京城里的中年将军!
要他来说的话,朝廷这回是太托大了。
怎么也得先摸清小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做打算啊!
“呀!那怕是宁地的日子要不好过了啊!”
宁王怎么样,她是不关心的,可三妹妹嫁去做了宁王妃,虽然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但她娘家人就那么几个,总是盼着能过点舒心日子的。
“这恐怕也不好说,谁知道宁王会不会遵旨呢?况且去的人还是宋琅?”
宋琅这人,他的感觉就是个伪君子,表面上光风月霁,清贵才俊,实则才学能耐都是半桶水,
“夫君是说,宋琅去了宁地,难道宁王还会因为旧事做些什么不成?再怎么说宋琅也是钦差啊!”
“宁王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宁地生宁地长,又没到过中原也未进过京,真的胆大包天起来,发生什么可都不好说,朝中好几位有识之士都极力反对,可惜圣意已定啊……听说宁王独宠三妹妹宁王妃,连府里的华侧妃都给放出府了……要是宋琅傲慢自大,处处以上臣自居,怕是小宁王会以三妹妹的借口翻脸也说不准呢!”
作者有话要说:先放一章短的,晚点还有一章。。。
第80章 假凤虚凰(end)
宋慧听得忧心忡忡,“唉, 只希望, 莫要再起了什么乱子才好。”
勇平伯府本来跟宋家是姻亲, 然而宋家大房和三房却是死对头。
就算婆婆经常旁敲侧击,说什么都是姓宋的,该圆转的还是要圆转,她却没法子去跟三房的人亲近,她父亲,亲哥哥, 都是那一天横死的,这种深仇, 查不清楚真相没法报仇也就算了。
但要向仇家卑躬屈膝, 那是绝不可能的。
如今宋琅正得势,因此舅舅和夫君在外,行事就极低调小心,生怕被抓到什么毛病。
但好在宋琅不过文臣,且是裙带起家的外戚,在文臣里也有大批看不过眼去的对头,而王家是武将, 宋琅的手也插不到这边来。
宋慧这般的忧虑, 富阳公府内,公主却在抱怨。
“皇兄怎么给夫君派了这么个差事?那塞北冰天雪地,哪是什么去的好地方?”
要是下江南巡中原的话,她肯定没有二话, 但宁城?
宋琅坐在椅上,手里举着杯子,神情透着几分疲倦。
“为君效力,自然是山里海里都得去了。大概圣上也是觉得我好歹从妻族来说,算是宁王的长辈,宁王不好翻脸吧?”
宋琅其实真不想去啊。
坏主意是他出的,可执行这种得罪人的活儿,还得山长路远地赶过去,哪里是他这般的谦谦美君子乐意的事儿?
公主嘴角不由得抽动。
“宁王妃还活着?”
当年宁王妃初嫁,她在婆母院子里,正好听到婆母和宋琅说起宁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