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软饭王(186)
似乎专门为小宁王带着正妃审阅一样,前排的骑士们还纷纷抱胸致敬。
宋城压低了声音,“老大啊,你怎么做到的?”
原歌下巴微扬,冲着自己的骑兵们轻轻点头致意。
“练兵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她当年上学的时候,可是军训过的!
学不到精髓吧,皮毛总能学一点的吧!
再加上舍得花钱买装备,买红蓝……哦,错了,是买伙食……
反正就是不要怕花钱,刷刷地往里造就对了!
“怎么样,我来的还是时候吧?”
本来她是没打算越境的,一直带着人在二十里外驻扎着。
但今早有斥候来报,说发现一小股疑似劫匪流窜在这附近。
她屈指一算,这个时候应该宋城他们也快到了,所以就向前进深了一点。
“很好,时机拿捏得很到位。”
宋城就忍不住要夸赞原歌一下了。
如果是在劫匪刚刚露面的时候就杀出来的话,那可就看不到送亲队那望风而逃的狼狈样了!
这些人还敢不敢再往宁城去,去了宁城,又有没有脸再对婚礼什么的指手划脚?
而白马王子在万众瞩目中奔驰而来,只为了牵我手共骑而行的桥段嘛……
俗!
狗血!
没创意!
但是他骑上马的那一瞬间,是真的心潮起伏,仿佛坐在了云端啊……
看到她,所有的奔波劳苦就都烟消云散了,所有身为直男的坚持和底线也都不翼而飞了。
一路疾驰,日行夜宿,五日后,终于赶到了宁城。
宁城在宁王没有封爵的时候,只是个不到一百户人家的小镇子。
后来宁王带着家小部下来到这里,拿起了他积攒多年的银子,花了五年时间,总算是把宁城建得像个城池样了。
有了城池,就不用担心野兽袭击,北蛮侵扰,人口越聚越多,慢慢的工匠和商铺也都有了。
而人口多了,城池也跟着慢慢扩大,到了如今,宁城已经有两万户,总人口近七万了。
当然了,就这点规模,肯定跟京城是没法比的。
在全国也就是个十八线。
但这是论繁华程度和经济规模的。
如果论武力值,就宁城街头上随处可见的魁梧汉子和背着熊鹿的猎户,还有那高大厚实的城墙和箭楼……宋城觉得,应该能在全国排名前十,而且潜力无穷。
宁王府在宁城的西北角,几乎占去了整个城的十分之一。
但就这,宁王府根本都比不上富阳公府的华丽堂皇,它不像个王府,倒更像个古堡。
瞭望台,吊桥门,演武场,藏兵洞……正是随时准备打仗的格局。
据原歌介绍,宁王府也的确是有军事堡垒的用处的。
因为敌军来袭时,都从西北攻过来,所以宁王府就建在了西北角,这是誓要与城共存亡的意思。
而在第二任宁王时期,就曾经有过敌军兵临城下,宁王府据守御敌的故事。
到了第三任小宁王时期,嘿嘿,还没有任何敌军能深入宁地来到城下呢!
“母亲,祖母,这位就是宋家的宋福。我的未来伴侣。”
刚进王府,原歌就领着宋城去见祖母和母亲。
之前,她跟她们透露过宋城的身份,说她机缘故巧合认识了宋家的三娘子,没想到三娘子居然是男扮女装的,正好她俩一见如故,再见倾心……而朝廷又要赐婚,宋福被人设计嫁过来,却不料正是天作之合。
第77章 假凤虚凰(16)
宁王府的两位老夫人, 说起来比宋福的祖母罗氏和母亲郑氏都长了一辈。年纪自然也要大不少。
老太妃年近七十, 在这个时代的确算是高寿了,看上去老太妃鸡皮鹤发, 就是个皱巴巴的, 有点丑陋的小老太太, 想想也没错, 老太妃是第一任宁王的妻子,第一任宁王不过是乡间富户, 他的妻子自然不过是普通女子,后来宁王跟着老皇帝四处南往下北战,家中的重担就都落到了老太妃身上, 老太妃的年轻时光都是在艰难困顿里过来的,自然不可能有余暇去保养……等到富贵了,老太妃的年纪也四五十岁了, 再来保养也用处不大了。
不过即使这般,这个小老太太的目光十分清亮,看人的时候, 有种能被看透的凌厉……
至于小宁王的生母太妃么, 则是位四十岁的中年美妇, 看上去端庄雍容,比小五六岁的郑氏还显得年轻, 神情和善带笑,不过宋城知道,这位跟郑氏可不一样。
郑氏是看着苦大仇深, 浑身带刺,其实都是一味逃避,退让为主。罗氏也是一样。
但宁王府的这两位,则是绵里藏针,外柔内刚。
宋城被这两位夫人上下打量着,虽然她们的神情都十分慈爱,面带微笑,可他还是感觉到了来自老岳母的凝视的压力,还是乘以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