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美食计划(444)
甚至有些时候,新的一年出来,会得到一面倒的评价——“没一个好吃的中餐厅,什么鬼玩意儿!”
这些都是网上随便搜一搜都能搜到的真实发言,所以杰西卡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
“年轻人,不要这么粗鲁。”旁边看不下去的老朋友就站出来说话了,他皱眉看着杜长秋,说,“我们抱着善意而来。”
“正是因为知道你们是善意的,我才对你们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不需要你们的评价。”杜长秋直视回去,说,“你们心中很清楚,你们根本不懂我们的食物。你们选中的那些餐厅完全不能代表华夏菜系,只能代表你们的口味,事实上粗鲁的是你们,你们在用你们傲慢的姿态,妄图凌驾于另一个国度的文化之上,凭什么我们要用你们的标准,来决定我们的美食呢?”
杜长秋说到这里,也心中有些不高兴了,他是看着这位小老太太性格好脾气好,才耐心解释并不需要他们帮忙,但是此刻这些人却带着一点压迫姿势面对他,一起用谴责的目光盯着他,仿佛他拒绝这些人,是多么大逆不道一样。
杜长秋几辈子下来,领主当过、智者当过、权倾天下的名相也当过。但是他对自己最认同的身份,还是每个时代最热爱美食的人之一。
他觉得自己说的并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思,他说的是自己感悟的事实。毕竟他曾经在中世纪当过领主,又在大业跟着真正的名厨学了一辈子。可以说,杜长秋自信中西方的美食,他绝对都算是最专业级别的那种。
这两种饮食,思路和想法,饮食和历史的演化,造就出来了完全不同的饮食文明。
那么,如果真的尊重另一个文明的话,会觉得自己的评委能在完全不懂这个国度的饮食文明历史、风格、风味、甚至是当地独特产出、文化的演化等一切来历的基础上,凭借着一条舌头,就能决定另一个文明的食物好吃不好吃吗?
要知道,人不是机器,人的感受是受自己的偏好影响甚至决定的。
而一个人的口味偏好,从出生开始,就是受周围的环境、饮食习惯来打磨和造就,不可能凭空产生出自己的口味。
要这么说,很多华夏的人去了国外,吃他们的牛排,也能分辨出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但是你让他们区分出每个小庄园主的苹果酒风味有什么不同,用的什么苹果、甚至是用的那种苹果汁的榨汁提取方法,在什么季节采摘……
这可能吗?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只要能分辨出好吃不好吃就行。
但是评委不能是这样的,真正顶级的厨师做出的美味,在同时聚精会神的全神贯注之下,区别极少。
甚至有可能不分伯仲,分不出口味的高下。
这个时候,新的搭配风格、对本地菜的复原或是创新、各种搭配上的推陈出新……这些才是决定大家最终评价的关键。
而能区分出这些分别的,绝对不只是懂美食、舌头灵敏就行。
起码如果给这群人做一份小茶宴,他们能吃出什么?岳安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餐茶宴,可以吃的热泪盈眶,可以从一点搭配吃出这茶宴背后千年历史浸出书本的味道。他们能从这一餐茶宴之中,追忆出千年前士族的风雅,能从这简单的搭配之中,揣摩出祖先们对于茶代表的雅韵之美。
因此这就能让他们把茶宴与普通的烤鸡、饭团区别开来,于是这美味就是从唇舌,滋养到了灵魂。
甚至关家小厨普通的食客,都能从一份简单的虾膏鸡里,吃出走地鸡和散养鸡、普通鸡和三黄鸡的区别,吃出这虾膏似乎是老板亲手做的,滋味与一般大路货绝不一样;能感觉出一条桂鱼肉多么鲜嫩,酥炸浇汁之中只有酸甜之味,绝无多余的油荤破坏鱼肉的甜美香脆,能由这么简单一口,吃出厨师的手艺多么炉火纯青……
这是什么?
这是常年生于此、活与此、被自己国度的历史文明滋润出来的本能。
而这是这些自诩绝对专业的人根本做不到的。他们虽然也喜好美食,但是对他们来说,其他国度的菜色,符合他们口味的,那就很好吃,不符合他们口味的,那就是做的不好。
这不是杜长秋乱说,事实上,他查看了一下这些所谓公平评委评价出的华夏上星餐厅,里面就没出现过辣味的三星,而更多的都是更适合他们口味的吃鲜、吃甜的菜系。
这一刀下去,就砍掉了半壁江山。八大菜系,上星餐厅基本集中在其中两个菜系。
这本身来说,就是对整个华夏饮食文化极度不理解。
这种评价,还自诩绝对公正,在杜长秋看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傲慢和狭隘。